2007年7月23日星期一

德干: 印度的蓝果丽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个王国的公主丢失了她心爱的项链, 国王就通令全国: 谁找到项链就重重有赏. 项链被一个樵夫找到后, 送回了王宫. 国王很高兴, 就说你要什么金银财宝? 樵夫说, 我不要什么财宝, 只要你下令: 明天晚上, 除了我家之外, 都不准点灯. 国王虽然觉得这个要求很奇怪, 还是答应了下来. 原来, 这个晚上正是吉祥女神拉什米(Lakshmi)一年一度下凡的日子. 当拉什米女神来到王国, 只见到处一片漆黑. 只有樵夫家门口点了盏小油灯吸引她的目光, 地上用米粉画出了个小脚印为她引路. 拉什米毫不犹豫, 直奔樵夫家, 女神目光所到之处, 财源滚滚而来. 女神给樵夫一家带来财运, 樵夫从此过上了好日子. 从此, 家家效仿, 画蓝果丽地画和点油灯的习俗也就留传了下来. 拉什米下凡的一天, 也就叫做排灯节了.

蓝果丽(rangoli)是印度的一种传统地画艺术, 一般用手工绘制于家门口或庙门口的地上. 虽然平日也能看见蓝果丽, 但只有在称为印度年的排灯节才能看到色彩缤纷的蓝果丽. 年前, 印度女孩都会在住家门口用她们的巧手绘制各式蓝果丽, 她们骨子里的艺术和色彩天才得以充分地发挥. 家家户户争艳斗丽, 只为吸引拉什米女财神上门, 为来年带来财运. 除了画蓝果丽, 也少不了点蜡烛, 挂灯笼, 放鞭炮, 开大门, 迎财神. 放的音乐听起来就好像是在唱: 财神到, 财神到, 财神来到咱大门口 ...


蓝果丽的图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 或方或圆, 可以任意发挥创意, 只要能表达心中对来年的美好乞望就行. 印度女孩一般会先用手指或画粉画出图案的轮廓, 再用鲜艳的彩粉填满不同的区域, 这样一幅完整蓝果丽就形成了. 用来绘制蓝果丽的彩粉一般是由米粉加上颜料配成的, 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蓝果丽的画笔则是用纸张折成的漏斗. 当夜幕降临,再在蓝果丽的中间点上一盏小油灯, 煞是漂亮.

2007年7月15日星期日

德干: 印度汉那



如果说, 对科学生物有兴趣的人一定要去澳洲, 那么对哲学艺术有兴趣的人就一定要去印度次大陆了. 这里不仅孕育了佛教和印度教这两个最神秘的宗教, 深厚的文化和印度人天生的色彩感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无穷的创作源泉. 印度不仅建筑物的色彩很夸张, 就连纱丽和头巾的颜色也很鲜艳. 这大约是周围的环境太灰暗, 不用强烈色彩对比就不能出位吧. 此外, 印度人也喜欢在人体上作画. 有人在某乡间看到一个女孩身上穿着非常贴身的衣物, 图案很美丽. 非常好奇, 是什么料子能这样贴身, 既不像丝又不像麻. 结果, 走近一看, 大吃一惊. 所谓的衣服实际上是画在身体上的, 也就是说, 她什么也没有穿, 只有薄薄一层颜料遮羞. 要知到在乡间, 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漂亮的衣服啊.

言归正传, 汉那(henna或mehndi)是印度传统的人体画方式, 常绘于女子的手背和脚背上. 当然, 汉那也可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 像手臂小腿或其它敏感部位, 只是一般的游客不易看到罢了. 此外, 如果游客要在小摊子上, 花十个或几十卢比画一下汉那, 也就是画在手背或手心上. 在大街上伸出一个脚丫子上色, 不太雅观吧. 汉那的颜料来自一种叫做海灵草(henna)的植物叶子. 将这种叶子加入香料后弄成糊状, 再装入锥形口袋, 剪口就可以当画笔了. 现在, 从市场上可以很容易买到现成的汉那颜料, 很方便.


汉那的颜色多为褐色, 红色或黑色. 画在皮肤上, 一两个时辰之后, 颜料就会干燥而脱落, 颜色则会渗入人的皮肤, 保留个十天半月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汉那的图案多为动物花草, 向日葵代表多子多福, 孔雀和荷花象征美丽富贵, 大象鼻子则代表繁荣昌盛等等.

据说, 汉那艺术大约是在12世纪, 由莫卧尔帝国从波斯传入印度的. 当时, 许多印度妇女买不起首饰, 就以汉纳图案取而代之. 就这样, 汉那艺术很快在印度发扬光大了. 到了今日, 汉那不仅是节日的装饰, 也成为印度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传统项目之一. 正所谓: 画汉纳, 婚礼齐. 婚礼前, 新娘会花心思在身上绘出神灵和花草. 花草代表多子多福, 神灵下面则藏有新郎的名字. 婚礼当日, 新郎如不能在图案中找出自己的名字, 就不能入洞房. 婚后, 新娘也可以借口汉那未干, 而不沾水做家务. 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