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6日星期四

印度独立60年



8月15日是印度的独立日, 印度脱离英国的统治已经60年了. 当日, 印度政府和民众在新德里的红堡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向开国元勋甘地和尼赫鲁致敬. 印度总理辛格表示, 要加快现代化, 彻底消除印度的饥饿, 疾病和文盲 (We have yet to banish hunger from our land. We have yet to eradicate illiteracy. We have yet to ensure that every Indian enjoys good health.) 辛格还向在场的观众问了一个, 尼赫鲁在60年前问的同样问题: 我们有没有勇气和智慧把握好时机, 接受挑战?(Are we brave enough and wise enough to grasp this opportunity and accept 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
60年前的此日, 包括尼赫鲁在内的印度人, 欣喜万分. 经过近千年的外族统治, 印度本土人终于可以掌权执政了. 可是60年过去了, 贫困仍然困扰着印度. 近年来, 印度的发展很快, GDP的增长率高达到8%. 但同时, 印度的贫富差距也加大了. 印度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 每天的生活费低于1美元, 争扎求生存. 与此同时, 印度却涌现出了大批的新贵.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 印度目前共有36名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 在亚洲稳坐老大(中国大陆仅有20名). 亚洲地区的首富也是印度的米塔尔, 个人资产超过320亿美元.
在印度历史上, 统一总是短暂的, 分裂则是长期的. 即使在强大的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 统一也是短暂的. 两个王朝也都没有实际控制整个印度次大陆. 所以, 印度的统一实际上是文化上的, 而不是政治上的. 但这一切在蒙古帖木儿人入侵后, 就改变了. 帖木儿人能争善战, 其莫卧儿王朝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次大陆. 也留下了无数建筑瑰宝, 进入世界遗产名册的就有胡马雍陵, 阿克巴陵, 胜利之城, 泰姬陵, 阿格拉堡和红堡共六座. 不知今日, 当辛格站在莫卧儿留下的红堡上的时候, 会有何感想. 后来, 英国人继承帖木儿人的事业, 最终统一了印度次大陆.
1947年, 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与真纳及尼赫鲁狼狈为奸, 搞出了一个臭名昭著印巴分治方案(蒙巴顿方案), 将英属印度一分为二. 印度联邦为印度教徒的领地, 而巴基斯坦则为回教徒的天下, 王公土邦则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印巴中任何一个. 从这个方案中, 各方都得到了好处. 蒙巴顿扔掉了印度这个烫手山芋, 又实现了英国分而治之既定方针; 真纳带领的印度回教徒, 得到了东西巴两块宝地(东巴在1971年独立为孟加拉国), 也不用再受印度教徒的欺负了; 尼赫鲁很高兴印度人第一次当上了这块大陆主人, 也得到英属印度大部分土地. 真是皆大欢喜. 可是蒙巴顿方案却是后患无穷. 时至今日, 印巴仍争战不息, 就是一例. 不知到, 当初印巴不分家, 是否会变成一个超级强国. 但她一定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的11亿, 再加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3亿, 就是一个14-15亿人口的大国.
当圣雄甘地得知尼赫鲁已同意选择印度分治以换取独立后, 预见到印度即将上演相互屠戮悲剧. 悲愤上心头, 大声叫到: 只要我一息尚存, 我决不能同意分治印度. 他知到没法让真纳放弃回教建国, 就向蒙巴顿提出了一个将整个印度交给回教徒的方法, 也就是由真纳组成整个印度的政府, 保持印度形式上的统一. 这当然不能得到尼赫鲁及广大印度教徒的同意, 极端印度教徒甚至恨透了甘地, 产生了杀机. 1947年8月14日午夜, 英国把印度的主权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举国欢腾. 甘地却拒绝参加任何庆祝独立的活动, 一个人在加尔各答的小屋里, 静静地为印度的和平而祈祷.
果然, 随着独立的钟声敲响, 整个印度, 特别是被分割成两半的旁遮普和孟加拉, 灾难降临, 流血成河.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就有50万人丧生, 1200万人逃离家园. 就在印度独立五个月后的一个黄昏, 甘地照常慢慢地走去祈祷地. 一个印度教徒走了上来, 把手放在胸前, 向甘地鞠躬. 正当甘地张开双臂, 想要拥抱这位崇拜者时, 突然枪响了, 一声, 二声, 三声. 甘地伟大而又瘦小的身躯应声倒地. 这时, 他口中还不忘喃喃地念着: 神啊, 神啊...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