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3日星期日

玛雅: 安提瓜到科潘洪都拉斯


安提瓜附近的景点不少, 较有名的有火山Pacaya, 火山湖Atitlan, 以及玛雅传统市场Chichi等. 不过, 这次没有时间去了. 好在, 我此行的重点不在这些地方, 玛雅神庙才是我的最爱. 离开安提瓜, 下一个目标就是那个重要的玛雅神庙, 日夜期盼中的科潘(Copan). 中美洲的住宿费不算贵, 一般不到10美元就能住上一晚. 再加上, 传说在中美洲乘夜车不太安全. 所以, 在此行之中, 我没有坐夜车, 都是白天坐车, 晚上住店. 此外, 因为行程较紧, 也尽可能乘坐游客小巴(shuttle). 游客小巴虽然比公车贵得很多, 但它可以减少多次转车的麻烦. 这是一种以金钱换取时间的方法. 但是, 乘这种小巴的问题是, 车上坐的全是游客, 没有机会接触当地人.

在客栈里, 询问去科潘的小巴, 老板娘说: 有, 80Q. 觉得不如想象中来的贵, 就问这个车去Copan, 还是去Coban(危地马拉的另一个著名风景区). 老板娘说, 去Coban没有那么贵了. 怕混淆的话, 说Copan洪都拉斯, 就一定不会弄错. 交钱, 拿好收据, 早早就睡觉去了. 去科潘的小巴, 很变态, 早上4点多, 就要从安提瓜出发了. 不过, 这段路非常长, 小巴要跑上5个多钟头. 这样, 4点出发, 就能在10点之前到达科潘小镇(Copan Ruinas).
 
这种小巴会一家客栈一家客栈地上门接人, 在安提瓜的石子路上颠来颠去, 很快车就坐满了. 车上的游客, 除了我之外, 是清一色的欧洲游客. 我旁边, 坐得是位比利时游客. 他自豪地说, 他来自欧洲的中心, 法国, 德国及荷兰都在比利时的周围. 和他聊了一会旅游的事情, 知道他去年刚好去过中国. 我因听人说, 洋人认为到中国自助游是最为困难的, 主要是语言障碍的问题. 就好奇地问他在中国如何点菜. 没想到, 他说: 不用他费心, 他请了陪游. 我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去科潘的一路都是崎岖的山路, 公路绕山而行, 时上时下. 窗外不是不断飘过白云, 就是那开着白花的仙人掌一闪而过, 好一幅人间仙境. 心想, 如果这里的云海之中, 出现一座白云山庄, 一定会成为一个上好的避暑胜地. 看到太阳升起来, 天光也亮了起来. 司机中途在一间看似高档的饭店的门前停下来, 让我们在此上厕所和吃早饭. 看了一下菜单, 觉得很贵就是了. 不过还好, 我已在安提瓜买好了面包, 早餐就可以免了. 只要了一小瓶汽水, 还是花去了8Q. 那个比利时人看我只是喝水, 就要将他的面包分一半给我. 我赶快谢绝, 说我有一大包面在车上.
 

4-5个多小时之后, 小巴来到了边境小镇El Florido. 司机停车后, 交代我们准备好零钱, 危地马拉出境要交10Q小费, 洪都拉斯的入境费则为3美元. 和机场的关口相比, 中美洲的陆路关口显得很不正规, 时常要受小费, 令人无可奈何. 两国的边境关口相临, 先到危地马拉的窗口办手续. 到科潘, 出关时不用盖出境章, 回来后, 原签证的期限继续有效. 官员只给了一张盖了章的路条, 就收了小费. 再来到了洪都拉斯的窗口, 花3美元, 可以得到3天的临时入境许可. 在办手续的期间, 不时有换钱的个体户, 上前问要不要换钱. 因对换率不太好, 就没有换. 大家全办好手续后, 就上车继续上路了, 但这时, 已行驶在洪都拉斯的土地上了.

洪都拉斯这个国名也是来自哥伦布. 1502年, 哥伦布在其第四次美洲之行中, 曾在该地区北岸的一个深水湾(Trujillo附近)登陆, 大概对这个深水湾很满意, 就对将这片土地叫做洪都拉斯, 也就是深水湾的意思. 也是在这一次航行中, 哥伦布在海上遇到了一船当地的原住民. 哥伦布指着原住民前来的方向, 问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 的. 原住民不知道是否明白白人问的问题, 只是回答: 玛雅. 从此, 中美洲原住民就成为玛雅人了. 其实, 找遍中美洲的地图, 也找不到一个叫玛雅的古城. 所以, 很有可能, 这也是哥伦布摆的另一个乌龙. 就像哥伦布把巴哈马的原住民错叫做印地安人一样.

洪都拉斯地处山区, 与世隔绝, 民风纯朴, 景色原始. 目前, 洪都拉斯还是中美洲最穷的国家之一, 是旅游的处女地, 外来的游客不多. 来洪都拉斯的游客, 基本上不是去加勒比海中的几个小岛潜水, 就是到玛雅遗址科潘拜庙. 但就算来到最热门的旅游点科潘, 看到的也不是一个完全旅游化的城市. 科潘仍不失为一个传统的玛雅小镇, 亲切而又迷人. 在此次中美洲之行中, 科潘小镇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了. 记得, 三毛在洪都拉斯流浪了一段时间之后, 曾说过: 洪都拉斯是一个景色壮丽, 人民有礼, 安静而有希望的国家.

科潘小镇离边境大约只有20分钟的路程, 小巴很快就驶入小镇了. 小镇的风情极佳, 在青山环抱之中, 几条石子山路, 将小镇分割得十分有序. 小巴在石路上走着, 一会颠上坡, 一会又颠下坡. 街道两边西式房子不断闪过, 白墙红瓦, 煞是好看. 小巴最后在旅行社的门口停下来. 比利时人已定好住处了, 我就和他道别, 背上包, 沿街找客栈去了. 转了个弯, 走不久就来到了Hotel Los Gemelos. 老板娘的英文也不灵光, 连说带比划, 才搞清. 单人房160大酋长(洪都拉斯的货币连比拉, Lempira), 双人房150大酋长, 在公共浴室可以冲热水浴. 老板娘看我有点迷惑, 就说双人房也是你一人住, 不会再有他人进住了. 去看了看房间, 简单整洁, 再加上挺喜欢客栈内的小花园, 就定下了一间双人房. 又问老板娘讨开水泡茶. 老板娘说没有, 不过答应马上就烧一壶, 蛮友善的.

泡好茶, 问了问路, 就上街去换钱. 小镇也是西式布局, 一个中心广场, 周围是教堂, 政府, 博物馆和银行. 银行门口都有手持长枪, 腰别短站岗的军警, 对进入银行的人严加检查, 有点西部片的味道. 随便找了一家银行, 进去排队换钱, 对换率为1美元换18.9个大酋长(L). 又在广场一带拍了几张照片, 就回客栈了. 交了房钱, 草草地吃了几个面包, 就迫不及待地上路了, 去看那个著名的科潘神庙了.

出门向前走, 再转个弯, 就出了小镇. 过了一条小河, 沿左手边的林荫小路, 大约再走上1公里, 就到科潘遗址了. 小路两边的风景不错, 一边是牧场, 牛儿马儿正在吃草. 另一边是青山绿地, 白云飘飘. 路上碰到的每一个人, 都会亲切地用欧拉(Hola)向你问好, 好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途中还可以看到一个玛雅石碑, 正是这种石碑为科潘赢得了玛雅的巴黎的称号. 无论是人像的神秘目光, 还是石碑上的玛雅文字, 都是玛雅世界之最.

告别蝉鸣不断的小路, 马路对面就是遗址的大石门了, 门上的石鹦鹉正是科潘的标志. 科潘玛雅遗址是198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 遗址的门票为15美元(或285L). 如果要进入考古隧道一看, 就要另买一张15美元的隧道门票. 遗址的中心区不算很大, 花上半天时间, 应该够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