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

秦时象郡: 今日中北越南


一般认为, 东亚人口移动的大方向是自北向南, 渐进式的. 也就是说, 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地侵入中原. 而中原的华夏民族, 也不断地向长江以南迁移. 那么, 原先居住在长江以南的百越民族, 包括越南人的祖先雒越族, 则继续向南推进. 最后, 他们进入了今日的东南亚地区, 并将当地的土族再向更南面驱赶. 一直赶去了印尼和澳洲.

按照这种理论, 今日居住在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 也是从华南地区逐步移入越南的. 不过, 当你到越南转了一圈, 仔细地看一看当地的越南人, 可能就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 因为, 京族和华南的其他许多少数民族比较起来, 更接近汉族. 或者说, 更接近江南地区的汉族. 越南女孩和江浙一带的女孩很相像. 反而和东南亚地区的其他人种并不太相像. 她们长的不但白晰, 也十分秀气水灵, 身材苗条. 好像和江南水乡的女孩是用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不能不使人想起江南美女西施, 也想起李白的"耶溪女如雪"和杜甫的"越女天下白"的诗句.

直到如今, 一些华人地区, 特别是台湾地区, 华人还是有着娶越南新娘的风俗. 这正是因为她们与华人十分接近的缘故. 不是吗? 她们也吃米饭, 包粽子, 过春节. 姓名和穿着都和华人差不多. 如果仅仅是经济原因的话. 那么, 怎么就没有听说, 华人也大量地娶较落后地区的印尼马来人为妻呢?

相信雒越人中的一部分, 很可能是经过海路, 从长江下游地区直接来到越南定居的. 正是他们, 将水稻种植技术和青铜铸造技术带到了东南亚, 从而创立了有名的东山文化. 当长江下游的古越国被楚国灭掉之后, 大量的越人南逃. 这样, 又有大量的越人逃到越南定居. 从此, 越南也就逐渐兴旺了起来. 这点, 从古越人崇拜的图腾蛟龙和雒鸟之中, 也可以看得出来. 龙自然是表示他们与华夏民族紧密关连, 而水龙则表示他们来自扬子江. 鸟是东夷的共同图腾, 而雒鸟则有可能是古越人在南海航行时, 为他们指路的一种候鸟.

如果说商在文化上统一了中国, 那么秦就是在行政上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在灭掉六国之后, 并没有放慢脚步. 他马上就派屠睢和赵佗率领50万大军, 继续南下岭南, 攻打各越族部落. 公元前214年,秦军占领了岭南的广东, 广西和越南北部, 并在此设立了南海, 桂林和象郡这岭南三郡. 又分别任命任嚣, 刘逸和方弼为南海郡尉,桂林郡尉和象郡尉. 其中象郡位于今日越南的中北部. 从此, 越南就正式地被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 越南一直处在中国的直接管辖下. 中国的文学, 艺术和科技逐渐传入越南. 史称这一千多年为越南的千年直属时期. 随着中央政府的更替, 越南地区的名称也不断改变. 汉朝时, 在这里设立了交趾, 九真和日南三郡. 在唐朝设立安南都护府时, 九真和日南也分别改名为爱州和驩州.

话说天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 天下大乱, 群雄割据. 安南地区也不例外, 也开始了群雄割据的时期. 吴权, 十二使君, 丁部领, 黎桓. 一个个你刚唱罢, 我登场. 一直到福建人李公蕴, 在1010年建立升龙(今日河内)李朝之后, 政权才稳定了下来. 1054年, 李朝取国号为大越. 1174年, 宋朝承认了大越的宗藩国地位, 赐名安南国. 从此, 越南的近千年藩属时期就开始了.

这种藩属关系一直保持到了中法战争时期. 在中法战争之后的1885年, 清廷和法国签署了天津条约. 越南(阮朝)成为了法国的保护国, 也与清朝脱离藩属关系. 从此, 越南战乱不断. 北越先是和法国兵征战不休, 后来又和美军死缠烂打. 越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接近100年. 还好, 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过去. 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生龙活虎的越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