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

美东: 尼亚加拉大瀑布之雾中少女号


大约在1万2千年前, 北美的巨大冰川开始消融. 巨量的冰水形成了今日美加边界处的五大湖. 大量的湖水, 从西流向东, 贯通五湖, 最后流入大海. 正是, 五湖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中, 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尼亚加拉河, 虽然只有50多公里长, 落差却高达100米. 流量, 落差, 再加上这里的特殊白云岩地质环境, 造就了尼亚加拉大瀑布, 这一惊世奇观.

就在那白令陆桥消失之前, 最后一批的古东亚移民, 北美土著的祖先, 来到了北美. 其中一群土著最终来到了大瀑布地区. 他们为大瀑布所产生的雷鸣般的巨响而感到震撼. 大瀑布的声响让他们想起了那遥远的东亚故乡, 想起了昆仑的雷龙之神. 大瀑布产生的声音不就是龙龙(隆隆)之声吗? 从此, 他们就将瀑布当成雷之神祭拜了起来. 也将大瀑布叫做尼加拉瓜(Niagara), 北美土语中雷神之鸣的意思. 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 这里已看不到美洲土著的影子了. 也没人知到他们信仰的雷龙了. 相反, 大瀑布到处都是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 这里, 每年到访的游客超过1千万人次. 胜过许多美洲的著名世界遗产景点.

先去展望角(Prospect Point), 近距离地观赏美国瀑布. 虽然, 美国瀑布只占大瀑布总水量的百分之十, 近距离地观看, 还是十分地壮观. 美国瀑布宽达300多米, 高30多米. 也算是个大瀑布了. 可是和旁边的马蹄形瀑布比起来, 就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游客免不了还要花钱, 参加半个小时的雾中少女(Maid of Mist)号船游. 正面看一看, 感受一下巨大的马蹄形瀑布.

排入了雾中少女号的购票长队. 慢慢地移到售票窗口, 花了13块5, 买了张船票. 随船票, 售票员还附送一张雾中少女号的明信片, 供游客收藏. 长长的人龙在观景塔(Prospect Point Observation Tower)上面绕了几圈. 游客们一边排队, 一边观景, 时间打发得很快. 从观景塔看下去, 雾中少女的码头和雾中少女池中游船都是小小的. 而穿上蓝色雨衣的游客, 更像一群蓝蚂蚁. 只见, 雾中少女号分别从美国和加拿大二方的码头交替出发. 一艘接一艘, 连续不断.

好不容易排到了电梯口, 和其他游客一起乘电梯, 下到观景塔的底层, 继续在长蛇阵后面排队. 这时, 工作人员会逐个发放一件印有雾中少女号字样(Maid of Mist Since 1846)的雨衣. 雨衣在使用完之后, 可以留作纪念. 还不错.

穿好雨衣之后, 游客就可以顺序登船了. 随后, 游轮就沿着尼加拉瓜河逆流而上, 先经过美国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 再冲刺马蹄形瀑布. 在上下几次冲刺, 将游客们浇成落汤鸡之后, 就胜利返航了. 回来时, 再次经过新娘面纱瀑布和美国瀑布, 返回美方的码头.


还别说, 开始的时候, 雾水细细的, 还真有点少女之雾的感觉. 可是到后来, 就不对了. 马蹄形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巨大的水柱, 在一片轰隆声中, 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令人难以睁开双眼. 几个游客, 不畏艰难, 在枪林弹雨之下, 抢拍上几个镜头, 变成了落汤鸡. 在这倾缸子大雨的打击下, 不知到谁还会认为这是一种少女的温柔呢?

从下面看美国瀑布, 可以清楚地看到, 激流冲击瀑布底下层层顽岩的景像. 岩石激起的白浪, 与白茫茫的瀑布水雾连成一片. 煞是好看. 从这里看去, 新娘面纱瀑布像一条细细的白练, 神秘而优婉. 不愧被称为新娘面纱. 而马蹄形瀑布, 就像是一个长700米高50米的水幕, 非常壮观. 因为总有雾气在前面升腾, 难见马蹄形瀑布的庐山真面目.

下船之后, 还可以在观景塔下面转转. 某个角度, 可以近距离地从下面观赏美国瀑布. 乘电梯再次登上观景塔之后, 再拍上几张风景照. 观景塔上, 这边风景独好. 一面是美国瀑布的全景. 另一面则是尼亚加拉河谷上面的彩虹桥.

2010年3月10日星期三

美东: 尼亚加拉大瀑布之公羊岛


天空上出现的美丽彩虹, 是空气中微小的水滴, 使阳光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产生的. 经过一次折射而产生的七彩拱练就叫做虹, 而二次折射所产生的, 与虹相反的七彩则叫做霓. 虹霓一正一反, 同时在天空上出现, 就是那难得一见的双彩虹了. 通常, 霓比虹要暗, 在背景光较亮时, 不太容易拍得清楚.

一般说来, 看到彩虹和双彩虹, 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可是, 在一些大瀑布的所在地, 由于强大的水流, 不断地激起大量飞舞着的水气, 阳光随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 每天都看到彩虹, 甚至双彩虹, 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位于美加交界湖区的尼亚加拉(Niagara)大瀑布, 就是这么一个每天都可以看到彩虹的好去处.

去尼亚加拉瀑布不难. 灰狗巴士每晚都有夜车, 从纽约城的曼哈顿出发, 经过水牛城去纽约州的尼亚加拉镇. 使用灰狗证, 只要提前1小时去车站换票就行了. 如果口袋里没有灰狗证的话, 就要提前上网购买车票了. 40几刀一张, 一点也不便宜.

灰狗已经换新车型了. 坐新车, 可以免费无线上网. 座位下也有电插座, 可以给电脑和照像机充电. 很方便. 上网感到累了, 就歪在车上, 睡上一觉. 不知过了多久, 睡着正香, 车突然停了下来, 头上的灯大亮. 司机咕鲁咕鲁地大声说到站了. 一下子就被他吵醒了. 原来, 巴士已到了水牛城的车站.

在水牛城车站, 乘客要换乘另一公司的巴士, 继续去尼亚加拉镇. 巴士再开出之后不久, 就可以看到那平静的美加界河, 尼亚加拉河了. 河面出奇的平静. 而在尼亚加拉河前面的那一端头, 天边的上空涌起一团水气云雾. 好大的一团云雾, 十分地惊人, 有点像火烧场上空的浓烟. 那就是著名的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了.

大巴停靠在尼亚加拉镇的彩虹大道. 每天都看到彩虹的地方, 自然到处都是以彩虹命名的地名. 司机说, 走去大瀑布, 只要十分钟. 游客们纷纷下车, 或拉着箱子, 或背着背包, 都在晨曦的沐浴之下, 向前方大瀑布走去. 我瞄了一眼地图, 发现离这里最近的景点是公羊岛(Goat Island). 就决定先去公羊岛看看, 再去乘坐有名的雾中少女号. 这样较顺, 不用走回头路.


从伊利湖流淌着去安大略湖流的尼亚加拉河, 在这里被公羊岛一分为二. 一边形成了加拿大瀑布(马蹄形瀑布), 另一边则形成了美国瀑布. 美国瀑布又被一个小小的月亮岛(Luna Island)分割为月神瀑布(即新娘面纱瀑布)和彩虹瀑布(即美国瀑布). 据说, 有人曾在满月的月光下, 在此看到过月光彩虹, 留下这一对浪漫的名字, 令人无限地遐想. 难怪许多新人, 都会把大瀑布当成蜜月旅行的最佳地点. 如果能看到月光彩虹, 还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呢?

慢慢地走过连接大陆和公羊岛的美国白水桥(American Rapids Bridge). 突然看见, 尼亚加拉河的河水开始湍急了起来, 后浪推前浪, 直扑前方的水平线. 在水平线的上方, 远远地看到由瀑布而形成的水烟雾气. 完全没有悬念. 河水在此, 突然一头扎了下了悬崖, 不见了踪影. 何等地惊人.

公羊岛不算大, 只有300多米宽, 却树林密布. 这时, 秋风已将片片枫叶染红, 在那清晨的初阳照耀下, 煞是好看. 公羊岛是在美国这边看大瀑布的一个重点. 在这里, 可以到水龟观测点(Terrapin Point)欣赏马蹄形瀑布的英姿. 也可以下到风洞(Cave of the Winds), 见识一下新娘面纱瀑布的利害. 公羊岛上还有三姐妹岛(Three Sisters Islands), 瀑布之顶餐厅(Top of the Falls Restaurant)和特斯拉纪念建筑(Nikola Tesla Memorial)等著名景点.

如今, 人们在晚间开亮电灯时, 认为电灯自然会照亮房间. 有人或许还记得发明电灯的爱迪生. 但是, 早就没有人记得发明交流电系统的大发明家特斯拉(Nikola Tesla)了. 要知道, 爱迪生发明的直流电系统太昂贵, 无法普及. 只有在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之后, 电灯才照亮了千家万户. 公羊岛上的特斯拉纪念像和纪念门, 正是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及其建成的尼亚加拉水电站. 特斯拉在设计这座水电站时, 首次使用了交流电. 从而使交流电, 完全取代直流电, 进入了千家万户.


离开特斯拉纪念门, 走向马蹄形瀑布边上的水龟观测点(Terrapin Point). 首先看到的是大团的水雾, 接着就听到雷鸣般的水声了. 就在看到那气势磅礴, 奔流而下的马蹄形瀑布的同时, 也看到空中水雾之中, 升起了一条彩虹. 蓝天白云下的彩虹, 罩住了对岸加拿大赌场等建筑. 对于大瀑布, 狄更斯曾说过: 要用语言文字描绘这个造物的神奇, 简直就是浪费唇舌. 正是如此. 只有亲身经历, 才能感受到大瀑布的惊心动魄.

离开马蹄形瀑布, 踩着片片秋叶, 看着满树的红叶, 向上游的三姐妹岛走去. 三姐妹岛是由小桥连接的三个小岛组成. 由于小岛位于马蹄形瀑布的上游, 湍急的水流在此激起了白色的浪花, 直扑瀑布而去. 是观赏上游白水(upper rapids)的去处. 从瀑布上面看过去, 感觉和瀑布前面完全不同. 也很令人很惊奇.

美国拥有瀑布的大部分, 包括美国瀑布和较小的新娘面纱瀑布, 以及瀑布中间的公羊岛和马蹄形瀑布的一部分. 加拿大虽然只拥有马蹄形瀑布的大部, 但其领地的位置比较好, 可以从正面看瀑布. 美国运气不好, 观看瀑布的角度不理想. 被加拿大比了下去. 不过, 想正面看马蹄形瀑布, 还是有办法的. 乘坐雾中少女号, 不但可以从正面近距离地观看马蹄形瀑布, 还可以让瀑布的圣水浇个透心凉. 不可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