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bmYe9oeP_0oj6Dri7u1LgJETORM2osCfOtYk0EdaTxLMDGd-IjnEQJPCIilz6IlZQRD2M8ZXdUSwk_abPZ2z_2W81D56z8QDnNv29MYBRAdI27xpPdlQXy8ZJwnncrJ60MPF9m1LWYwk/s400/ca10a.jpg)
蒙特利尔(Montreal)的灰狗站(505 BOUL DE MAISONNEUVE EST)在市区, 离唐人街及老城区都不远. 走出长途大巴站, 向前走一点, 就来到了凯瑟琳(Catherine Quest)大街. 这是条风情万种的娱乐街. 但在白天, 这里却是安安静静的. 沿着这条大街向西走, 走过街角处的魁北克大学. 对其现代化的建筑没有太大的兴趣, 就继续向西走, 来到圣劳伦(Saint-Laurent)大街. 向左拐, 走走不远, 就看到唐人街的北牌坊了.
不知道为什么, 牌坊总是让人想起负面的贞洁牌坊. 可是在北美, 牌坊却是唐人街的标志建筑. 记得有一次, 和两个白人一起去找唐人街打牙祭. 还没等我看见那老旧的中式店屋, 眼尖的白人就远远地看到了一座牌坊. 那不就是唐人街吗? 白人也知道, 找到了牌坊就等于找到了唐人街.
蒙特利尔唐人街的这对新牌坊, 由当地政府出资兴建, 充分地体现了当局对加拿大多元种族文化的重视. 牌坊高达12米, 宽16米. 黄色的琉璃瓦顶盖十分地引人注目. 两座牌坊的正面均为隶书唐人街三个大字. 而背面则分别为踵事增华和钟灵毓秀各四个字. 代表着蒙特利尔数万华人, 继承传统, 人杰倍出的美好愿望. 在每座牌坊的两边, 可以看到雕工细致的石狮子.
过了牌坊, 走进圣劳伦大街. 这就是唐人街了. 只见满街的中式餐馆, 店铺, 旅社和会馆. 到处都是中文的店名和招牌. 圣劳伦大街在唐人街的这段并不太长, 只走了几十米, 就从南牌坊走出唐人街了. 出了牌坊, 向左拐, 沿着威热(Viger)街走到满地可中华医院. 由于当地华人一般都将蒙特利尔叫做满地可, 各招牌上也常可见满地可这三个字.
在1871到1885年间, 太平洋铁路公司修建由蒙特利尔到温哥华的横贯铁路. 公司雇用了近2万华工来此开山筑路. 华人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 形成了蒙城最早的唐人街. 1889年, 满地可中华会馆成立, 成为北美最老的华人会馆. 而在1918年, 中华会馆又与天主教堂联合开办了这间满地可中华医院, 为当地的华人社区服务. 1999年, 中华医院迁至今址, 成为蒙城唐人街的新景点. 中华医院大门的左面有座孔子像. 游客可以在此照像留念.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vnjeqtwbqSmorn7fPA3cvhvjh4zKUsZ5DuhWsRpWN3-5bMIP6SAO0KBhvZocBmCNs6Z72JGPn-czdLwTM8DxIpugZhtJASPQ8gHcgKh7OYrQ_033Qb8TZzrs-fl4ocoGK7MCqpiy97vM/s400/ca10g.jpg)
从中华医院转回拉高士街(La Gauchetiere). 这是条蒙城唐人街东西向的主街道. 从这里走进较旧的东牌坊. 再向前走走, 就到蒙城的中山公园了. 公园处有一栋仿古建筑, 很好找. 这里也是当地华人举办文化活动的场所. 在中山公园的外面遇到了几个学中文的法裔女士. 惊奇地发现, 她们没去过中国, 而只是在法语的环境中苦学中文. 对比许多在良好的中文环境中, 却不好好学中文的学生, 不知道能做如何感想.
当年, 孙文在伦敦蒙难之后, 曾来过此地以及温哥华等其它城市. 孙文曾在此宣扬过他的革命理想. 后来, 为了帮助起义军筹款, 孙文又多次来到加拿大. 仅在1911年2月, 孙文就在加拿大, 为广州辛亥起义筹到款项超过7万元. 当地普通华人也曾为推翻满清的统治, 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孙文曾在檀香山致公堂加入洪门, 被封为堂主和元帅(洪棍). 此外, 孙文和北美洪门会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作为洪门的大哥, 孙文每次来到北美宣传革命, 都受到洪门的热情接待. 洪门中的洪字原本就来自明太祖的洪武年号. 洪门也以反清复明为其帮会的宗旨. 这和孙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志向一至. 最终, 孙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也圆了洪门会几百年来的梦想.
在路边坐了一下, 免费陪两位法裔女士聊了会中文. 碰到难以表达的字词, 麻烦就来了. 她们不会英文, 而我不又会法文. 比划了半天也没能说明白. 还好, 来了位当地的华人, 当了我们的救星. 他充当了我们的中法语口译员. 过了一会, 发现我这个主角是多余的. 他们都会中法文, 聊得不错. 于是赶快撤退, 去办正事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4bnn-j7MXjSotR5tJZePXDuYJfUAoyws7H4lBxxWj9HQhYVVvpaUzxbAc6uCS-yYcj6OSo6ECV17Zha9Usz0HsnimKOviOQDGcYXO5VaNhnC01tOsxPLD2oiBL5Elswey08sk4ADtNrY/s400/ca10i.jpg)
游客到唐人街办的所谓正事, 无外乎就是找旅行社定便宜的旅行团, 找药店买西洋参和深海鱼油. 还有, 那就是祭五脏庙了. 拉高士街上有一家叫做玉园畔溪的自助餐馆, 每天2点钟提供加币9元的自助餐. 来到餐馆门口, 还不到2点. 但是, 服务员示意可以进去了. 当时, 餐馆里面还没什么人. 可到了后来, 餐馆就满座了. 生意不错, 估计当地华人也常来捧场. 餐馆里菜色还算不少, 热菜凉菜点心和水果样样都有. 但是, 味道就很难讲了好不好了. 近来常常吃西餐, 胃有点受不了. 在此补充一些西餐中不常见的东西. 比方说, 西餐中很少使用猪肉, 看不见豆腐, 而蔬菜生的多. 找到这些东西, 搞上一大盘, 将肚子填饱就行了.
走到街角处, 还看到一家小肥羊火锅, 就不知道味道是不是很正宗. 再向前走, 就可以看见街头处的假日酒店了. 酒店的顶上有两个小亭子式的通气孔, 很好认, 可以当成唐人街的地标. 找不着路时, 可以看一看那亭子的方向就行了.
海外华人的信仰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唐人街上的庙宇和教堂也很多. 其中天后宫最常见, 而耶稣教的教堂也不少. 拉高士西街上有一间建于1834年的旧教堂, 被当地政府定为历史文化遗产. 其白石砌成的钟楼很有特色. 此外, 据说教堂里的神像也都是亚洲面孔. 很有意思. 在这一段拉高士西街上, 可以看到唐人街的西牌坊. 这里也就是唐人街的西出口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