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星期一

悉尼: 悉尼机场在植物湾

悉尼机场就在大名鼎鼎的植物湾, 机场的部分跑道甚至是填海而成的. 机场离市区不远, 大约只有11公里. 由于离居民区很近, 悉尼机场在夜间停止使用, 以防止飞机起降的噪音影响居民休息. 这样一来, 游客也不会因为到达悉尼的时间太晚, 而感到不便. 就像当年库克船长一样, 今天大多数游客到达澳洲的第一站也是植物湾. 位于植物湾的悉尼机场是澳洲的空中交通枢纽, 到澳洲各地甚至其它太平洋岛国都很方便. 不用说, 悉尼机场也是澳洲廉价航空捷星(Jetstar)和维珍蓝(Virgin Blue)的大本营. 只要80-90澳元就可以从悉尼飞去墨尔本, 黄金海岸, 布里斯班, 阳光海岸或荷伯特(Hobart). 而去阿德莱德, 凯恩斯, 达尔文或珀斯的单程机票也在100-200澳元之间. 此外, 廉价航空也有航班飞往新西兰各地以及其它太平洋岛国. 在安排航班时, 要至少日间飞越澳洲内陆一次. 从高空鸟瞰澳洲内陆的红土地, 山脉与盐湖, 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悉尼机场早在1920年就投入使用,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机场之一. 但经过2000年奥运会前的大规模翻修, 悉尼机场现在看起来还是很现代化的, 也很方便. 一下飞机, 在走道上就可以拿到免费的<<悉尼官方旅游指南>>. 小册子分中英等多种版本, 附送的悉尼景点折扣券很有用处, 许多景点的入门费可获得15-20%的折扣. 出关后就可以找到机场游客中心, 这里的地图及资料也很齐全. 澳洲是农业国, 入境检查很严格, 食品多不能携带入境. 在取托运行李的限制区内, 一个人闲荡, 马上就有官员上前盘问. 又不是非法入境, 再加上碰到美女帅哥级官员, 和他们练练免费的澳式英语对话, 也没有什么不好. 悉尼机场的国内厅离国际厅有2公里之遥, 转机不太方便, 要乘巴士或地铁. 地铁站就在候机楼的下面, 坐电梯下一层就到了. 到国内厅的车费为4块5, 可用纸币或硬币在购票机上购票. 过了机场国内厅, 地铁继续驶去悉尼市区, 第三站就是悉尼中央站. 从国际厅到市区的车资为12块6, 15分钟后就到悉尼市区了. <<悉尼官方旅游指南>>上印有悉尼市郊火车线路图供参考. 进市区更便宜的方法是乘机场小巴. 机场接客处通常都有人举着牌子接人, 打听一下, 一般10元就可以送到市内任何背包客栈. 小巴可坐8-9个人, 一般都不会满员. 从市区回机场一样, 也可乘坐小巴, 背包客栈列出的价格最低仅要8元. 不过上车后, 要告诉司机是去国内厅还是国际厅以及航空公司, 以免下错站. 植物湾的有名, 原于库克船长1770年在此登陆, 从而重新发现了这片南方大陆(澳大利亚). 虽然库克船长不是第一个踏上澳洲土地的现代人, 但他却是他们当中最幸运的一个人. 早在唐宋时期, 华商就雇用印尼人在当时叫做海参地的北澳采集上等海参, 也将榕树带入北澳. 13世纪从中国返回意大利的马可波罗, 是将存在南方大陆(大爪哇)的消息带去了欧洲的第一人. 明朝时, 澳洲的地名首次在史书上出现. 明史曰: 时朝使所携卒有遭风飘至班卒儿国(今达尔文港)者. 郑和舰队的分遣队曾多次到达澳洲. 郑和舰队像风一样地逝去了, 只留下一张航海图. 海图不仅传入了阿拉伯, 也由意大利人从印度古里带回了欧洲. 后来, 南方大陆也就出现在著名的罗茨世界地图上.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来临后, 葡萄牙和荷兰人先后到达北澳和西澳. 可惜他们都没到达植物较为茂盛的东澳. 就算维多利亚海底的红木沉船证明是周满分舵主留下的, 也只能证明周满将士是十二门徒石最早的游客, 但不能证明舰队曾在悉尼一带登陆. 由于当时的北澳和西澳都是些不毛之地, 土人又不知贸易为何物, 这些先行者只好弃之而去. 比起这些先行者, 库克船长就幸运得多了. 1768年, 库克船长的奋进号(HMS Endeavour)从普利茅斯起航, 以到塔希提岛观测金星凌日为名, 怀揣绘出南方大陆的哈尔莱(Harleian)海图, 暗地里寻找南方大陆. 由于是环球航行, 奋进号自东向西行驶, 为发现东澳提供了可能. 离开新西兰后, 奋进号打算驶向范迪门地(今塔斯玛尼亚), 遇到风暴后, 不得不向北转向, 这样才不小心发现了东澳. 1770年4月29日, 奋进号到达今日叫做植物湾的地方, 正值澳洲的秋季, 植物茂盛. 库克船长误认为当时是旱季, 心想雨季植物会更加茂盛, 是殖民的最好去处. 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植物湾. 今天的植物湾国家公园建有库克船长纪念碑. 后来, 库克船长又在约克角登陆并升起英国国旗, 宣布整个东澳为英王领地新南威尔士. 新南威尔士作为州名沿用至今. 但当菲力浦船长率领的第一舰队在1788年1月18日满怀希望地到达植物湾时, 看到的只是一片强风吹起的尘土, 还有大声叫骂的土人, 没有水源. 菲力浦船长一面在心里大骂库克船长害人不浅, 一面派人到不远处的Jackson港(今悉尼湾)勘查水源. 就在这时, 法国人拉佩鲁斯(La Perouse)率领的La Boussole和L'Astrolobe号又出现在海平面上. 为了避免与法国人发生冲突以及尽快脱离在植物湾的困境, 菲力浦船长当机立断, 移师到今日的悉尼环形码头附近, 并在此建立了澳洲的第一个英国殖民区. 从此, 一个离亚洲最近的白人国家就成立了. 运气不佳的拉佩鲁斯却不幸地消失在植物湾附近的海浪中, 为这场英法争夺战过早的画上了句点. 到如今, 人们只能在拉佩鲁斯博物馆缅怀这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杰.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下南洋: 新山火车站



1909年, 马来亚铁路的西岸线全线通车. 西岸线的全长约为750公里, 从槟城州的北赖(Prai)经吉隆坡, 一直到达柔佛州的新山(JB). 同年建成的新山火车站(Johor Bahru Railway Station), 就是当时马来亚铁路最南面的一个火车站了.


在1923年新柔长堤建成之后, 马来亚铁路和新加坡铁路对接成一条铁路. 火车从新山火车站出发, 向南经过新柔长堤, 可以直接通往新加坡的兀兰火车站. 新(新山)新(新加坡)之间的交通从此方便了起来. 从新加坡乘火车, 也可以北上吉隆坡和槟城州.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旧新山火车站, 重建于1930年, 是一栋二三层楼高的殖民地风格建筑. 很有特色. 当年, 这栋建筑可是新山市中心的标志建筑, 远远就能看见. 可惜, 这个旧火车站, 在2010年就被新山中央车站(JB Sentral)所取代, 而停止使用了. 同样, 旧车站前的铁轨也被废弃了, 要被拆除了.


新山中央车站还在建设和逐步投入使用之中. 当新山中央车站全面投入使用之后, 这个中心站将会汇集新山的移民关卡,火车站, 出租车站和长途汽车站. 再加上与车站相临CIQ移民关卡大楼及新马汽车站. 乘各种交通工具的乘客, 都可以在此地方便地通关和换车. 这里也就会变成新山真正的交通枢纽了.


类似吉隆坡中央车站, 新山中央车站的内部很宽敞, 站内可以找到快餐店, 小商店, 火车售票处和候车大厅等等. 很方便. 在这个火车售票处, 游人可以买到去马国各地, 30天之内的预售车票. 异地出发的火车票, 也可以在此购买, 并且不收手续费. 热门的车票, 最好提前发电邮预定, 再在售票处付款取票. 此外, 在火车开车之前的一个小时, 这里也卖不对号的短程现场票.



由于这里火车票的售价为马币, 比在新加坡的售票处购买的车票便宜一半以上. 从新加坡出发的乘客, 可以乘新马巴士直达新山, 再在新山火车换乘北上的火车. 在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及多个地铁站, 都有巴士直达新山. 很方便.


总体算起来, 马国的火车票, 特别是经济车票, 不算贵. 马国的火车座位票一般分经济车(AEC),二等车(ASC)和头等车(AFC)三个等级. 比方说, 从怡保到新加坡的车票, 最低的经济车只要27马币. 很便宜. 不过, 马国的米轨火车很慢. 从怡保到新加坡就要花上9个多小时. 只适合不赶时间, 悠哉闲空的游客.


从新山去新加坡的火车, 车次并不多. 但车票很好买, 售价从5-6马币起. 由于车上很空, 车上又没人查票. 买了经济车票, 也可以去二等车或头等车去坐坐, 拍拍照片. 没人会问的.


买好火车票之后, 乘客可以在候车大厅里坐着等车. 候车大厅的前面有一个发车时间显示屏, 可以看看你那班几点到站, 火车晚点了没. 等车时间很多的话, 可以去对面的城市广场(City Sq)转转, 或者在这家购物中心里面找一家茶餐厅吃点东西.



去新加坡的乘客, 在新山火车先要出马国海关, 再上车随便找空位子坐. 到了兀兰火车站, 乘客都要下车进新国海关, 再上火车找空位子. 行李多了, 就比较麻烦.


新新两城隔水相临. 两边在1965年之前是一家, 环境也差不多. 自从新马分家之后, 两边分道扬镳. 新国华人当政, 实行亲商政策. 华商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很快致富. 而在马国, 巫人当家做了主人. 实行亲马来人的政策, 华商处处受限. 慢慢地, 新山就落后了一节.


40多年过去了, 新新两边的差别也多了起来. 当地人编了新新1至5, 代表两边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期望. 有点意思.


新山的1至5:
1栋平房(新山地大, 拥有1栋独立平房不难)
2个轮子(马国车价油价低廉, 没小车也可以骑摩托车)
3位数的薪水(马国的物价较低, 3位数的薪水一家就能过活)
4个妻子(马国回教法最多允许娶4个妻子)
5个孩子(妻子多孩子自然就多)


新加坡的1至5:
1个妻子(新加坡法定只能有1个妻子, 包养的不在其数)
2个孩子(新国曾实行2个孩子的政策, 失败. 现在人口太少,要从外国引进)
3间屋子(新国的居者有其屋政策, 使多数人拥有一间组屋或公寓, 3卧室的公寓是人们的梦想)
4个轮子(新国的车贵油贵拥车证贵, 拥车是人们的梦想)
5位数的薪水(新国的物价较高, 5位数的薪水是人们的奋斗目标)

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

下南洋: 兀兰火车关卡和新柔长堤


新加坡铁路的长度约为25公里, 从新加坡本岛南部的丹戎巴葛火车站, 一直通到北部的兀兰火车站. 火车的乘客全都要在兀兰火车关卡(Woodlands Train Checkpoint)下车通关. 然后, 乘客就继续乘火车越过短短的新柔长堤, 直达马国的新山火车站.


今日我们看到的新加坡兀兰关卡大楼, 重建于1999年, 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 大楼的左边是汽车和巴士出入新加坡的关卡. 而其右侧就是兀兰火车关卡了. 目前, 兀兰火车关卡为新马两国人员共同使用. 兀兰火车站归马国铁道公司人员使用, 而兀兰边境关卡目前只供新加坡的边防人员使用, 控制火车乘客的出入境新加坡. 马国仍使用丹戎巴葛火车站, 为北上的乘客通关.


1903年, 新加坡铁路刚通车的时候, 就建有一个兀兰火车站. 那时的兀兰火车站位于现址的东面, 和渡轮码头相连. 那个旧火车站现在已找不到踪影了. 不过, 在兀兰火车关卡的右面, 还可以看见一座旧兀兰关卡(Old Woodlands). 比较起来, 旧关卡的西式建筑还有点看有头. 直到今日, 旧兀兰关卡有时还用于货车的通关.



无论是从新加坡去马国, 还是从马国来新加坡, 火车乘客都要在兀兰火车站下车通关. 从马国来新加坡时, 乘客下车时还要带上所有的行李检查. 如果有人将行李留在车上, 被检查人员发现之后, 行李也会被取下火车检查. 而整车人也都会因此, 在兀兰火车站里面长时间地等候.


等到2011年7月1日之后, 马国铁道公司会将位于丹绒巴葛的新加坡火车总站及移民关卡, 迁移到兀兰火车站. 那时, 兀兰火车站很可能会增建马国的关税局, 移民局及检疫站. 相信在兀兰火车站, 应该也会设立一个火车售票处. 兀兰火车站成为新加坡火车终站之后, 也会热闹起来.


从新柔长堤建成的1923年开始, 火车就可以从新加坡直接驶过新柔长堤到达马来半岛了, 乘客再也不用在兀兰火车站换乘渡轮了. 在1965年新马分家之后, 新马分别在新柔长堤的两边都设立了关卡. 从此, 来往两地的人们就要办理通关手续了. 不过, 现在两边使用的都是新建的关卡大楼. 旧关卡已不再使用或已被拆除了.


新柔长堤只有1公里长, 火车不消2分钟就驶过了. 通过车窗, 一边可以看到排队过长堤的车龙, 小车巴士卡车挤在一起. 而在另一边, 可以看到柔佛海峡的风景, 还可以看到三根粗大的水管. 这些大水管, 正是将原水源源不断地从柔佛输送到新加坡的输水管.



前些年, 马国政府曾计划挖掉这座已有90年历史的新柔长堤, 改建成一条弯桥. 该工程由于新加坡的反对, 而面对一些法律问题. 最后不得不停工. 如果那个计划实现了, 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这个新柔长堤的全貌了. 输水的大水管无法过弯桥, 也一定看不到了. 长堤上铁轨如果能保留下来, 在弯桥之上会不会也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