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0日星期四

德干: 阿旃陀石窟(下)




到了5 世纪后的笈多时期, 宗教文艺百花齐放. 大乘佛教也在印度盛行, 佛教造像运动风靡全印. 在这期间, 阿旃陀石窟群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 许多新石窟在原小乘佛教石窟的两边出现. 大乘式的佛像雕刻出现了, 壁画的风格也由高贵单纯过渡到了豪华绚丽. 雕刻与壁画的内容仍以佛教故事为主, 从佛诞, 出家, 修行, 成道, 说法到涅槃无一不精. 此外, 也出现了一些宫廷生活的画面, 从人物, 花卉, 飞禽到走兽, 无不多变活泼又细腻鲜艳, 艳情四射, 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买票入门后, 首先看到的1号窟, 而不是当年的10号窟. 1号窟是保存得最好的一个精舍, 也是开凿得最晚的石窟之一. 如果碰到旅行团, 工作人员会将把灯光从不同角度照向佛像, 佛陀的表情时而沉思, 时而微笑, 时而庄严. 否则, 只能靠自带电筒的微光, 慢慢观赏. 除了佛像, 1号窟的壁画也很精美, 多讲述佛本生中的故事. 从太子加冕, 难陀坂依, 龙王宫女, 红莲菩萨, 到佛陀受试. 立柱上的飞天与仙子也令人难忘. 也常看到经典的三曲式半裸女, 手持莲花. 相邻的2号窟中的壁画则有王族仪仗, 使者报信, 处罚奴婢, 佛陀出世, 太子生莲等等, 同样相当精美, 但脱落较严重.

进窟脱鞋, 出窟穿鞋, 一直来到了16窟, 看到了窟前的石象. 正因为这对石象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相同, 人们才推测玄奘当年曾经到访过阿旃陀石窟, 是中国最早游阿旃陀石窟的背包客. 16号窟有名的壁画有难陀成道, 千佛像, 佛陀一生和怨女图等. 再过去的17窟则有七世佛与弥勒佛, 王舍驯象, 佛陀说法, 飞天奏乐, 公主临镜等壁画. 17窟的特色应该是宫廷艳情画, 袒胸露脐的场景在后期的中亚及中国石窟中难得一见了. 顶着艳阳走到了27窟, 一根木棍拦住了去路. 看到前面还有两个石窟, 决定跨过去看个究竟. 印度工人打手势, 大概是说不开放. 还是坚持用手指指前方, 印度人只好把头向两边晃了晃, 放行了. 不过这两窟未完成, 没什么好看的.

6世纪后, 阿旃陀石窟的重要性被不远处的埃洛拉石窟所取代. 但当玄奘在637到638年间访问这个地区时, 阿旃陀石窟仍 引起了他的注意. 玄奘回国后, 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阿旃陀石窟当时的盛景: 伽蓝大精舍, 高百余尺, 中有石佛像, 高七十余尺... 精舍四周, 雕镂石壁, 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 证圣果之祯祥, 入寂灭之灵应, 巨细无遗, 备尽镌镂. 伽蓝门外, 南北左右各一石象... 这是关于阿旃陀石窟最早的记录. 但当玄奘离去后不久, 佛教势力就在印度逐渐衰退了. 8世纪后, 阿旃陀石窟被废弃, 杂草丛生, 被世人忘却了, 只留下了一个以阿旃陀命名的小村地名. 到了1819年, 印度已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军人史密斯在这一带狩猎, 一只老虎鬼使神差地将他引入阿旃陀石窟, 使他一不小心成为了第一个发现该石窟的西方人. 在史密斯将此窟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之后, 在西方轰动一时. 从此, 游客络绎不绝, 就连国画大师张大千也曾在石窟内待了3个多月, 留恋忘返. 发现阿旃陀石窟的故事与吴哥寺的扬名雷同, 同样是中国人记录, 洋人在探索中再发现, 全世界再为之倾倒.

要游阿旃陀石窟, 游客一般都会先到离其100多公里以外的奥兰伽巴(Aurangabad), 再乘近3小时的大巴才能到达. 由于石窟群相当紧凑, 整个游程 可以在一天内完成, 不必在阿旃陀过夜. 交通也比想象中的来的容易, 奥兰伽巴的汽车站就在市中心, 去阿旃陀的车很多, 车费只要70卢比. 起个大早, 带上电筒, 穿上拖鞋, 从背包客栈步行到汽车站, 路上顺便花几个卢比吃了早餐, 再打包午餐, 以节省游石窟的宝贵时间. 在标有Ajanta字样的站台, 很容易地就找到了下一班去阿旃陀的大巴. 不过要注意, 虽然这个大巴是去阿旃陀的, 但阿旃陀并不是终点站. 此外, 一路上有两个阿旃陀地名, 一个是阿旃陀村, 另一个则是阿旃陀石窟. 但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挡事, 只是对售票员说要阿旃陀, 他也没问就撕票并收了我64卢比. 后来车开到了一个小村, 他不停地对我摇头, 要让我下车. 我看情势不对, 不像个旅游点, 就也不停地摇头, 表示不要下车. 两人将头乱摇一阵后, 售票员终于搞清了我要去石窟, 他就要我补票. 我以为他玩臭想多收费, 坚持不给. 他没办法, 只好作罢. 后来回程时, 特地核对了里程表, 得知车费确实应该是70卢比, 因此错怪了前一个售票员. 想来是因为先入为主, 认为印度人喜欢骗外人. 其实在印度, 公车的售票员在也算是政府雇员, 骗人的事应该不太会经常发生.

到站后, 仍是一头雾水, 不分东南西北. 这时, 就有卖宝石和石窟画册的人兜 了上来, 自愿免费带路, 条件是出来后要到他的关系户宝石矿石店转一转, 买不买无所谓. 在免费向导带领下, 先到大门口买一张园区巴士站的门票, 5卢比. 再穿过一片矿石礼品店, 只身进入园区巴士站. 花10卢比乘专用车(没有空调的6卢比), 经过4公里山路就到阿旃陀石窟前了. 一路石阶爬上半山崖, 看着两边讨食 野猴, 就来到了售票口. 在印度的景点门票改革之后, 外国人的门票要比印度人多出了二十多倍. 凡列 入世界遗产目录的地点一般要付5美元(或250卢比)门票, 而印度人则只要付10卢比, 不早入园的话, 就会碰到当地人特别是学生的人潮. 参观石窟最好带上电筒, 穿上易穿脱的鞋子, 否则穿脱十多次鞋子还不烦死你. 此地参观的重点是1, 2, 16, 17, 19号石窟中的壁画和1, 10, 17, 19和26号石窟中的石雕. 在一些次要的石窟中, 常有一些当地人假扮工作人员讲解并索要小费. 或着说只要付费给她就可以使用闪光灯拍照壁画等等. 不要理他(她)们也就是了. 参观完石窟, 如果还有时间, 最好从石窟中部的小桥越过小溪, 爬上对面的小山. 这里可以看到整个石窟的全景, 也可看到几个小瀑布, 风景很是秀丽.

虽然去阿旃陀石窟的交通不太方便, 但游印度实在不能不游阿旃陀石窟. 经典路线常将阿旃陀石窟安排在从孟买到拉贾斯坦及金三角途中重要的一站. 从孟买入境的游客, 坐一夜火车就可到达奥兰伽巴. 早上从奥兰伽巴乘3个小时的汽车到达阿旃陀石窟后, 可将行李寄存在公园门口的行李存放处. 参观完石窟后, 再乘1个半多小时的汽车到达Jalgaon转火车. 从Jalgaon出发也可以到一个较大的车站Nagpur, 从此北上东下都不是问题. 如果孟买直上金三角, 就又是过金山而不入了. 走反方向的游客, 游完阿旃陀石窟后, 当天可赶到奥兰伽巴, 再去南印度各重要景点.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