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德干: 胜利之都汉匹(下)


在汉匹这个荒漠的地方, 为什么会留下这样壮观的废墟呢? 原来, 这里曾是印度最大的印度教帝国威迦耶纳噶(Vijayanagara)的都城. 1336年, 当德里苏丹在南印度的势力消退后, 印度王子诃利诃罗(Harihara)趁机独立, 在南印度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印度教帝国. 在其弟弟布迦(Bukka)继位后, 更是胜仗连连, 帝国的领土扩张到了整个南印度. 当帝国的都城搬到了今日的汉匹之后, 就被命名为胜利之都, 以示纪念. 当时, 南印度是世界的贸易中心, 其港口城市是各国货物的集散地. 有本地产的香料, 珠宝和棉布; 也有大明朝的丝绸与瓷器. 此外, 中东的金属, 矿石和良马也在古里和科钦等地交易.
南印度的港口在世界商业贸易上地位显而易见. 在郑和舰队七下西洋中, 前三次都以南印度的古里为目的地, 后四次也将古里当成舰队的中转站(官厂). 每次返航, 宝船都装满了香料, 珠宝, 檀木等朝庭急需的物资. 古里的富足平和也让人羡慕, 随船的费信曾写诗赞曰: 古里通西域, 山青景色奇, 路遗他不拾, 家富自无欺. 酋长施仁恕, 人民重礼仪, 将书夷俗事, 风化得相宜.
由于控制了世界的贸易, 帝国富甲一方. 国王当然也是奇富无比, 珠宝堆积如山. 每逢生日, 国王都会用一个巨大石头的天平, 以自身为砝码, 称出与体重相同的珠宝, 分给教士和下属. 相信臣民会都会祝福国王发福, 发福, 万万福, 分到的珠宝可以多一点. 当然, 都城的建设也非同寻常, 既有很好的水利系统, 又有坚固的七道城墙, 和当时大明的南京城有得一比. 内城中的宫殿金壁辉煌, 用象牙镶嵌的内壁, 用金链吊着的御床, 以及宽大的舞厅. 国王400宠妾在一身, 1200舞娘轮流献舞. 当然, 这一切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只能从残留的石雕想象当日的盛况了.

1565年, 帝国的主力远离都城. 在达利戈达, 因内部的回教将军叛变, 印度军大败于德干苏丹联军. 这时, 回教军队趁机突袭汉匹, 攻占了都城. 经过6个月的抢掠和破坏, 帝国的都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印度教帝国也分崩离析, 变成了美索儿在内的几个较小的王国. 都城被放弃, 而这片废墟一直保存至今, 时间凝固了400多年.
王宫区域内保存得最好地方, 就数后宫了. 花5美元买票入门. 保存好另外一小段票根, 当日可以用它进入维塔拉神庙. 看到后宫那高高的宫墙, 想象当年似海的深宫, 令人感叹不尽. 今日的后宫, 似乎只剩莲花宫(Lotus Mahal)一座了. 据说, 莲花宫曾是王后避暑纳凉的地方, 整个建筑的墙壁和柱子都空心的. 宫女轮流将冷水从屋顶浇下, 冷水沿着墙壁内的管道流向建筑的各各角落, 整个建筑都会很感到十分地凉爽. 不知到这是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调系统, 反正很神奇就是了. 建筑的拱门很富有阿拉伯色彩, 不知到其主人是不是一位中东美女. 在后宫的后面, 可以看到另一个重要建筑, 也就大象住的宫殿了. 其圆顶和拱门很有特色, 从其拱门的高度可以想象当年的头象有多么高大. 当时, 国王卫戍兵团规模很大, 计有步兵10万, 骑兵2万, 大象900头, 而领头的大象想必也有10多头吧.
王宫曾是回教军队破坏的重点, 现在只见一大片废墟. 只能靠数数地基上的石墩, 想象当年宫殿的规模. 不过, 残留的胜利台(Mahanavami Dibba)还值得一看. 登上这着座当年国王检阅庆典队伍的三层高台, 整个王宫的废墟一览无余. 从胜利观礼台的四边墙壁上, 还可以看到精美的石雕, 从出猎, 胜利回师, 欢庆歌舞, 到大象比赛等等, 应有尽有. 离王宫不远, 有座王后的专用露天浴室. 虽然, 深沟高墙内的水池现已干枯, 但当年的喷水头以及观浴台, 还是清楚可见. 可以想象当年王妃出浴的盛况.


从王宫区到维塔拉神庙有一大段路程, 不是上坡就是下坡, 烈日下骑车还是蛮费气力的. 好不容易来到了神庙前, 刚好看到联合国赞助的水车, 赶快将水壶中的水喝完, 再从水车那打满一瓶水, 进庙慢慢喝. 汉匹这里天气干燥, 时常要补充水份. 锁车进庙. 神庙猛一看也没什么特别的, 但仔细一看, 雕刻的精致程度让人无话可说. 维塔拉神庙始建于1513年, 但到了50多年后, 当汉匹被回教军倒毁时, 还未完全建好, 真是慢功出细活啊. 神庙有两宝, 战车与音乐柱. 战车是印度文化的代表, 其石轮栩栩如生, 甚至还可以转动. 不过, 现在已被固定住, 不让游客转了, 以防止人为损坏. 拉车的石象也被当年的回教军砍去了鼻子, 可怜惜惜站在那儿. 大象代表印度, 回教军是逢象必破坏. 更奇妙的是, 主殿里的56根音乐石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符. 不过, 现在也不鼓励游客随意演奏.
转了一圈后, 就找了个偏殿休息一下. 坐在大殿前的石板上, 感到十分凉爽, 正好避过正午这段最热的时光. 午后, 当地的旅行团来了, 跟着蹭导游. 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当地话, 但看看导游们演奏音乐柱也很不错. 只见他们左右开弓, 使用手掌和臂肘快速地敲击不同的音乐柱, 美妙的音符果然传了出来. 听着听着, 眼前好象出现印度歌舞影像. 不知道是400多年前的宗教仪式, 还是成龙电影神话中的场景. 只见性感的印度美女, 在大殿内翩翩起舞. 边舞边不时地用玉臂轻敲音乐柱, 美妙音符绕梁而上. 真是: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闻几回?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