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潘遗址的另一部分, 就是西方人所说的卫城(Acropolis)了, 是一个金字塔会聚的地方. 不过, 这里既不像雅典卫城, 也和埃及的金字塔不搭界. 也许, 当时的西方发现者想不出其它的名词, 就借用了这两个西方人最熟悉的名词. 所谓的卫城, 其实就是一个建在十字型高台上的庙城. 高高的土石台上, 4座编号分别为11, 26, 22和16的神庙按照星位排列, 与太阳和金星的方位 对应. 除了日月, 玛雅人最崇拜金星. 科潘石刻上就出现过金星的轨道. 高达30多米的神庙是玛雅人心目中的圣山. 玛雅人对天神极为恭敬, 神庙建得最高, 石料用得最好, 雕刻也最精细. 帝王的宫殿则次之. 至于贵族吗, 还可以住上石屋, 平民百性就只能住在草房里了. 这点类似于吴哥王朝.
至于所谓的玛雅金字塔, 其实也就是一种方形的祭台, 台上都建有神庙. 看一下汉字中的台字, 就知道了. 下面是一个方形的土石台基, 上面是个人字形的小庙. 目前, 台上的庙不是损毁了, 就是被搬去博物馆了, 只留下一个平顶金字塔. 相信在亚洲, 可以找到这种庙台影子. 比方说, 商朝时, 商王帝辛(纣王)就曾经下令, 让背叛东夷投奔商朝的姜子牙监造一座鹿台. 姜子牙因不善经营, 无法按期完工, 被帝辛撤职. 从此, 姜子牙的心中埋下了怨恨商王的种子. 七年后, 庙台才建成. 因台上树立了一个鹿头柱, 而得名鹿台. 据说, 鹿台是建在一片经过平整过的空地之上的. 高台上, 琼楼玉宇, 高耸入云. 每逢吉日, 帝王和祭师就在台上祭天. 平日, 鹿台用于观天象, 辨气象. 鹿台下, 也建有商朝的宝库. 周武王反叛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为了抢夺鹿台的藏宝. 周武王破坏了鹿台, 光美玉就夺取了数万块. 可怜, 今日的我们, 也许只能从高句丽将军坟的七层墓台上, 看到一点点鹿台的影子.
从周代开始, 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人们开始敬天子, 而不敬上帝了. 到了后来, 祭天就成为摆设了. 再后来, 就变成人定胜天了. 周朝虽也建有灵台, 但也就没有什么名气了. 再加上, 中原的庙台多为土木结构, 经不住岁月的摧残, 现在已经上看不到了. 不过, 据说秦皇的墓台, 也很有可能是同样结构的平顶金字塔. 但目前还埋在地下, 还 是看不到. 此外, 在印尼爪洼, 除了有名的婆罗浮屠金字塔之外, 也有一种玛雅型的平顶金字塔神庙(Candi Sukuh). 就连吴哥的神庙也与玛雅的神庙形不似而神似. 不过, 有一点不同, 吴哥的新王每每会换一个地方建个新庙. 而玛雅的新帝, 则 喜欢在旧庙上再建新庙, 一层迭高一层, 越来越高.
今日, 文字石阶受保护, 已不让爬了. 而通往神庙11的台阶, 还没有修复好, 也不能爬. 要上科潘的庙城, 就只能从右面绕到城边, 再慢慢地爬上去. 上了庙城, 首先看到的是编号为11的神庙. 这个神庙, 是400年来, 一层迭一层的结构. 今日看到的这层神庙, 是科潘的16代王黎明(Yax Pasah)在公元773年修建的. 神庙11也叫铭文神庙, 因墙上刻有镜像对称的文字而得名. 很神奇. 神庙11的结构, 象征着玛雅人的世界观. 玛雅人的世界, 也是天方地圆的. 而代表天界(Xibalba)的方形神庙, 其四角上各有一尊代表方向的天神(Pauahtun)的石像. 天神的石头雕像很大, 让人感到, 一定是受到了前玛雅(奥尔梅克)时期, 著名石头像的影响. 在王朝的400年的历史中, 该神庙一直是科潘的祭祀中心. 每逢吉日, 祭司会在此祭天. 同时, 在神庙下面的球场也会举行一场玛雅特有的乌拉马球赛. 球场中飞来飞去的球, 正代表着玛雅人崇尚的天体, 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
在科潘的庙城上, 可以看到许多富有神秘感的玛雅圣树. 看着圣树, 不知不觉间, 就来到了神庙26. 在这座金字塔式神庙的下方, 就是那有名的文字石阶. 玛雅人认为, 金字塔神庙是连接人间与天界的桥梁. 和吴哥王朝一样, 科潘王及祭司, 经常要战战兢兢地爬上陡峭的神庙, 祭拜天神. 有名的玛雅献血仪式就是在这种金字塔上举行的. 为了表示虔诚, 时常要使用人祭. 帝王本身也要放血祭天, 追求失血过多而产生的幻觉, 与天神沟通. 此外, 这种金字塔时常会建在一个天然的洞穴之上的. 玛雅人认为, 这种洞穴是通往地狱之路.
从神庙26的顶部, 也可以看到玛雅圣树. 此外, 这里也是眺望远处科潘河谷的好地方. 离开神庙26, 返回编号为22A的议事厅(Popol-Na)建筑. 在这里, 可以看到在十八兔时期, 科潘管辖下 的九个属国的标记(好像商朝的九鼎代表的九州). 该建筑的门眉上, 石块排成的箭头型图案, 是很有代表性的玛雅建筑图案. 贵族们除了在议事厅开会, 也在此观看有名的玛雅圣舞.
在建筑22A的旁边, 是十八兔建的神庙22. 该神庙曾经是科潘最美丽的神庙建筑, 其参观的重点是门框四周的石刻. 只见, 一排石骷髅支撑着一条巨大的双头巨龙. 玛雅人很喜欢骷髅头装饰. 石像上的玛雅国王, 时常在腰间挂着敌人的骷髅, 以表示其英勇善战, 杀敌无数. 玛雅建筑上, 也时常使用一排一排地石骷髅来装饰. 玛雅人制作的水晶骷髅, 目前已是天价. 这种水晶骷髅, 可能是玛雅人利用闪电而产生的巨大碰撞力, 雕刻而成的. 其制做技术已经失传. 专家们认为, 现代人类还需要50-100年时间, 才能制做同样的水晶骷髅. 实在令人惊诧不已.
从神庙22的后面, 沿着台阶走下去, 就可以看到一个庭院. 这个庭院叫做虎神广场(plaza of jaguars)或者东广场, 因其西面供奉着虎神而得名. 如果说, 龙是东亚人的共同图腾, 那么, 虎就是东夷人的共同图腾了. 从此, 可以看出商人与东夷人的渊源很深. 除了虎神, 广场的两边还立着许多大型的石像, 妖魔鬼怪, 无奇不有. 值得花时间好好看一看, 拍拍照片. 如果科潘隧道没有对游客关闭的话, 其入口也在虎神广场.
科潘的另一个庭院叫做西广场, 就在神庙11的后面. 从这里, 也可以看到科潘最高的神庙, 神庙16. 这个神庙还未修复, 不能爬上去. 但神庙下, 由黎明王修建的石碑P和祭坛Q, 很值得一看. 特别是祭坛Q上的16个人像, 意义重大. 经过对祭坛Q上文字的解读, 人们才知道, 祭坛Q上的16个人像, 其实是400年科潘王朝的16个国王像. 有意思的是, 从图上可以看出, 第1个国王蓝鸟(Yak K'uk Mo)和第16国王黎明, 面对面坐着. 表示科潘王朝一个玛雅世纪的兴衰. 玛雅人主要使用手脚并用计数的20进制. 每20年为一个年代(Katun), 而每400年为一个世纪(Baktun). 这样说来, 黎明王在建祭坛Q时, 已 想道, 科潘王朝的气数已尽,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果然, 黎明王的继承者图克(Ukit Took')的王位还没坐稳, 科潘王朝就灭亡了. 顺便说一下, 玛雅的历法, 比我们现在使用的西历更加完善. 玛雅历, 除了能表示地球自转(日), 月球自转(月)和地球公转(年)的周期之外, 还可表示太阳围绕银河核心运转的周期. 太可怕了. 此外, 玛雅使用的长历法, 纪录日期极为精确, 不会有千年虫或万年虫这种问题.
科潘的卫城旁边, 留下了一些贵族的住宅遗址El Cementerio. 参观这些遗址, 可以了解当时玛雅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要更详细地了解玛雅人的住宅, 可以去离中心区2公里以外的Las Sepulturas, 那里有18个居民区, 可以看到石炕及厨房. 入门不需要另外买票, 只是一路走过去很偏僻. Las Sepulturas区的游客不多, 门口有持枪的军警守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