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星期一

玛雅: 奇琴伊察玛雅遗址



全球的游人们似乎对拉美的景点情有独钟. 在新选出的世界七大奇迹中, 拉美的景点就占有三席: 马丘比丘, 里约基督像和奇琴伊察(Chichen Itza). 而其它各大地区的景点各只占一席, 她们是中国的长城, 印度的泰姬陵, 中东的佩特拉以及欧洲的罗马斗兽场. 此外, 奇琴伊察也是1988年的世界遗产. 这样一来, 游玛雅神庙, 走玛雅之路, 就怎么也没法少了奇琴伊察. 再说, 去过奇琴伊察之后, 就可以说, 我又去过一个新世界七大奇迹拉, 几百块的路费没有白花.

但问题是, 奇琴伊察离美国人的度假后院坎昆, 也太近了一点, 只有两小时的路程. 从坎昆出发到奇琴伊察的一日游团很多. 许多美国人度假, 都是在坎昆晒了一些日子的日光浴之后, 再来奇琴伊察转一圈, 拍拍照, 就算是去过玛雅世界了. 这样一来, 每天来奇琴伊察的游客可以高达3000多人. 每天的午后, 奇琴伊察可是比赶集的市场还要热闹. 这是在其它玛雅遗址看不到的现象.

为了避开人潮, 只好起了个大早, 步行去位于69大街上的二等巴士站. 希望能够在8点钟, 奇琴伊察一开门的时候, 就进去参观. 来到巴士站的售票窗口前, 一看时刻表, 刚好马上就有车要开出. 赶快花55比索, 买了张梅里达到奇琴伊察的二等车票, 就赶去月台. 正好, 刚一上车, 车就开出了. 就这样, 一个多小时之后, 这趟大巴就停靠在奇琴伊察的停车场里面了. 在这同一个停车场, 也可找到从奇琴伊察开去坎昆的大巴. 当天的傍晚, 我在此上了辆去坎昆的车, 车费为96比索.

来到售票处, 买好了门票. 目前的票价已涨到98比索了. 费用包括了晚上的声光秀. 除了门票, 售票员也会给一个手环, 带上之后, 就可以在当日多次进出遗址区. 当然, 晚上也可以再回来看声光秀. 就在售票处的旁边, 设有一个免费的存包处. 存包处早上8点开门, 但好像必须在晚上6点之前, 就得将行李取出来. 取包的时候, 可以给行李看管人几个比索当小费. 因为没打算在奇琴伊察住宿, 就将背包存在这里. 轻装后, 感到一身轻松. 就随着人流进入奇琴伊察遗址区了.

一进入遗址区, 马上就可以看到那座有名的奇琴伊察金字塔(El Castillo). 许多第一次在这里看到玛雅金字塔的游客, 都会感到好失望. 哎, 这个金字塔好小呀, 只有23米高. 和高达140米的吉萨埃及大金字塔比起来, 简直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就好像一个玩具金字塔. 其实, 在玛雅世界里, 有两种金字塔. 一种是天文塔, 比较矮小, 四面都有梯级, 是祭司制定玛雅农历或黄历的地方. 另一种是神庙塔, 比较高大, 只在正面设有楼梯, 是玛雅国王敬神或进行人祭的地方. 蒂卡尔的神庙金字塔就高达70米.

不过, 可别小看这个库库尔坎(Kukulkan)金字塔, 她可是玛雅人的一个九层天文装置. 其四面各有一个楼梯, 而每个楼梯都有91级台阶, 再加顶上神庙前的一个大台阶, 一共就是365个台阶(4X91+1=365), 代表一年中的365天. 每个楼梯的两边又各有9个平台, 一共18个平台, 表示在玛雅历中, 一年有18个月(20天的玛雅月). 平台的墙上共有52幅浮雕, 表示玛雅历中每52年的一个世纪. 最神奇的是, 在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或九月二十一(春分和秋分)的那一天, 日落的光影会在金字塔楼梯的边上形成一串等腰三角形. 这些三角形再与塔下的龙头石像相接, 就形成一条巨龙的身影. 代表沉睡在神庙里的巨龙, 苏醒了过来, 慢慢地爬下了神庙. 祭司也就知道, 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库库尔坎金字塔的肚子里也有一个早期的神庙, 供奉的是虎神. 至于新神庙里供奉的巨龙, 就是库库尔坎, 又被翻译成很绕口的羽蛇. 其实, 库库尔坎就是飞龙在天那种会飞的龙. 玛雅人也认为飞龙是主管雷电风雨之神, 祭拜飞龙可以兆丰年, 保平安. 在奇琴伊察遗址, 到处都可以看到龙头雕像和龙纹装饰.

在离金字塔不远处, 可以看到一个大球场(Juego de Pelota). 球场的长度达到90米, 是玛雅世界中最大的球场. 球场两边的墙上, 刻有球员们当年的英姿. 看看那球场中部, 墙上高挂着的石环, 要想将那橡胶球击中和穿过这个石环, 还真的不容易. 比赛时, 双方队员又不能用手, 只能用肘部, 膝盖和臀部击球, 还不能让球落地, 可想难度有多高. 几天几夜也分不出个胜负. 奇琴伊察的球赛是一种宗教仪式. 祭司会先算上一卦. 卦上可能是说, 如果甲队赢, 今年就会风调雨顺, 否则就是个灾年. 双方队员都闷在鼓里, 不知道卦上的内容. 只管拼了个你死我活. 最后, 可能乙队赢了. 祭司揭开卦的内容. 不用说, 可怜的甲队和乙队的队长都要献上他们的人头, 以平熄神怒. 那种场景, 可以从球场上的一幅队长断头图上看到.

大球场的回音效果很好, 常有导游带着他的团员在此, 又是鼓掌又是拍手, 倾听那回声阵阵.


球场边上就是断头台(Tzompantli), 台基上刻满了一排一排的骷髅头, 十分恐怖. 断头台的旁边, 一条小路直通一口天然祭井. 奇琴伊察(Chichen Itza)正是因为这口祭井而得名, 也就是伊察人(Itza)的祭井(Chichen)的意思. 这口祭井有着个类似我们<河伯娶媳>的故事. 每年, 为了平熄雷雨之神的怒气, 伊察人都要在此进行活人祭祀, 以免天降洪荒. 祭司在此将祭祀的活人打扮一番, 焚香诵经, 再将活人及珍贵的玉器或金器贡品投入井中. 后人在这口井中, 曾发现了37具童男童女的尸骨和数千件香炉, 花瓶, 玉器及金器贡品.

奇琴伊察的主要建筑, 都是后玛雅时期的伊察人, 在10-12世纪建设的. 当时, 部分托尔特克(Toltecs)人, 在他们的白皮肤祭师(可能是番僧)的带领下, 从他们的圣城图拉来到了尤卡坦半岛. 奇琴伊察的建筑风格深受托尔特克的影响. 其中武士庙和千柱林(Templo de los Guerreros)就是最典型的托尔特克式建筑. 因为古典玛雅的建筑, 从不使用托尔特克式的柱状结构. 可惜, 千柱林的屋顶已不存在了, 无法想象当年那大市场的规模. 武士庙最有名的雕像有飞龙石柱和背夫人(Chac mool)像.

奇琴伊察的另一个奇特建筑, 就是一座圆形的天文台(El Caracol). 她的外型很像现代的天文台, 让人惊叹不已. 天文塔内建有旋梯, 并设有许多斜窗. 有些斜窗利用太阳的位置, 来确定春分和秋分时节. 而另一些斜窗, 则用来观测行星的运行. 让人惊奇的是, 这座古天文台甚至设有对着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观测窗. 要知道, 这两颗行星用肉眼无法到. 玛雅人真是神了, 他们是如何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方位的? 可怜, 古天文台是奇琴伊察唯一让爬的建筑.

在奇琴伊察遗址区内, 还有一座典雅而美丽的普克(Puuc)式宫殿(Edificio de las Monjas), 其墙壁上镶嵌的石雕和花纹十分别致和精细, 很值得一看.

奇琴伊察另一个有名的神像, 就是背夫人像. 因武士庙不让上了, 不能近距离地观赏, 上面那座保存良好的背夫人像. 只好从废石堆里, 找了一个破损得很厉害的背夫人像, 拍了一张照片留念. 这种背夫人神像代表人和神之间的使者(Chac Mool), 可以将人们敬神的祭品转给天神. 背夫人像总是保持着半躺半坐的姿势, 脸上露出古怪的表情. 其肚子上的盘子, 专们用于存放在活人祭中被挖出来的心脏. 据说在这个祭盘上, 竟然刻着一段语录: 反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支持.

典型的活人祭场景是这样的. 祭师在选好的吉时, 将祭祀用的活人放在供桌上, 四个人紧拉住他的手脚. 祭师迅速地用石刀, 在活人祭的前胸开一个口, 快速地掏出心脏, 放入背夫人的祭盘. 这时, 祭师口中还是念念有辞: 革命无罪... 喔, 不是. 是这样的: 伟大的太阳神, 请接受我们的奉献吧, 祝您今夜能在地下战胜恶魔, 明天能从东方再次升起, 普照大地. 只见, 落日余辉下的背夫人像成了一个剪影, 而祭盘中的心脏仍在跳动, 一下, 二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