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

秦时象郡: 占婆的美山


没有多少人重视东南亚的历史. 不是认为东南亚没有历史, 就是认为东南亚的历史只是中国和印度的历史的一部分. 比方说, 法国人就把中南半岛叫做印度支那, 也就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地方. 东南亚连个像样的名子都没有, 真可怜. 其实, 东南亚在远古时代, 海平面较低地时候, 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 东南亚的气候温暖, 适合早期人类的生存. 东南亚也是连接中国, 澳洲, 印度和西方世界的水陆通道. 早期人类一定多次进出此地, 留下他们的足迹.

不过, 由于东南亚的气候湿热, 只有最坚硬的砖石结构才能保存下来. 那些泥木建筑, 早已烟消云散. 不过, 东南亚还是有不少早就被人们遗忘了的古迹, 又陆续重新被后人发现. 有意思的是, 这些古迹多数都是由西方探险家在雨林中发现, 再从中国古籍中得到证实.

美山是1999年的世界遗产美山.

古占婆(林邑)建于2世纪, 和扶南是同时期的, 比吴哥王朝早好几百年. 林邑的中心位于今日的岘港附近. 美山是占婆的祭祀中心, 建于四世纪, 一直使用到十三世纪. 可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久的祭祀中心之一.

秦时象郡: 今日中北越南


一般认为, 东亚人口移动的大方向是自北向南, 渐进式的. 也就是说, 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地侵入中原. 而中原的华夏民族, 也不断地向长江以南迁移. 那么, 原先居住在长江以南的百越民族, 包括越南人的祖先雒越族, 则继续向南推进. 最后, 他们进入了今日的东南亚地区, 并将当地的土族再向更南面驱赶. 一直赶去了印尼和澳洲.

按照这种理论, 今日居住在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 也是从华南地区逐步移入越南的. 不过, 当你到越南转了一圈, 仔细地看一看当地的越南人, 可能就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 因为, 京族和华南的其他许多少数民族比较起来, 更接近汉族. 或者说, 更接近江南地区的汉族. 越南女孩和江浙一带的女孩很相像. 反而和东南亚地区的其他人种并不太相像. 她们长的不但白晰, 也十分秀气水灵, 身材苗条. 好像和江南水乡的女孩是用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不能不使人想起江南美女西施, 也想起李白的"耶溪女如雪"和杜甫的"越女天下白"的诗句.

直到如今, 一些华人地区, 特别是台湾地区, 华人还是有着娶越南新娘的风俗. 这正是因为她们与华人十分接近的缘故. 不是吗? 她们也吃米饭, 包粽子, 过春节. 姓名和穿着都和华人差不多. 如果仅仅是经济原因的话. 那么, 怎么就没有听说, 华人也大量地娶较落后地区的印尼马来人为妻呢?

相信雒越人中的一部分, 很可能是经过海路, 从长江下游地区直接来到越南定居的. 正是他们, 将水稻种植技术和青铜铸造技术带到了东南亚, 从而创立了有名的东山文化. 当长江下游的古越国被楚国灭掉之后, 大量的越人南逃. 这样, 又有大量的越人逃到越南定居. 从此, 越南也就逐渐兴旺了起来. 这点, 从古越人崇拜的图腾蛟龙和雒鸟之中, 也可以看得出来. 龙自然是表示他们与华夏民族紧密关连, 而水龙则表示他们来自扬子江. 鸟是东夷的共同图腾, 而雒鸟则有可能是古越人在南海航行时, 为他们指路的一种候鸟.

如果说商在文化上统一了中国, 那么秦就是在行政上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在灭掉六国之后, 并没有放慢脚步. 他马上就派屠睢和赵佗率领50万大军, 继续南下岭南, 攻打各越族部落. 公元前214年,秦军占领了岭南的广东, 广西和越南北部, 并在此设立了南海, 桂林和象郡这岭南三郡. 又分别任命任嚣, 刘逸和方弼为南海郡尉,桂林郡尉和象郡尉. 其中象郡位于今日越南的中北部. 从此, 越南就正式地被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 越南一直处在中国的直接管辖下. 中国的文学, 艺术和科技逐渐传入越南. 史称这一千多年为越南的千年直属时期. 随着中央政府的更替, 越南地区的名称也不断改变. 汉朝时, 在这里设立了交趾, 九真和日南三郡. 在唐朝设立安南都护府时, 九真和日南也分别改名为爱州和驩州.

话说天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 天下大乱, 群雄割据. 安南地区也不例外, 也开始了群雄割据的时期. 吴权, 十二使君, 丁部领, 黎桓. 一个个你刚唱罢, 我登场. 一直到福建人李公蕴, 在1010年建立升龙(今日河内)李朝之后, 政权才稳定了下来. 1054年, 李朝取国号为大越. 1174年, 宋朝承认了大越的宗藩国地位, 赐名安南国. 从此, 越南的近千年藩属时期就开始了.

这种藩属关系一直保持到了中法战争时期. 在中法战争之后的1885年, 清廷和法国签署了天津条约. 越南(阮朝)成为了法国的保护国, 也与清朝脱离藩属关系. 从此, 越南战乱不断. 北越先是和法国兵征战不休, 后来又和美军死缠烂打. 越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接近100年. 还好, 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过去. 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生龙活虎的越南.

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秦时象郡: 越南下龙湾


除了阳光和沙滩, 东南亚也有不少以石灰溶岩(Karst)地貌为特征的景点. 东南亚的溶洞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 但不少海上石林和岛孤却很有特色. 随着万千年的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 东南亚周边的海平面上升, 山地下沉. 石林和石山就变成了岛孤和石岛, 风景十分秀丽.



越南下龙湾是1994/2000年的世界遗产. 海上桂林和吉婆岛. 夫妻石与游船.

美东: 华盛顿DC



一个人的命运, 往往会因为一个偶然事件而改变. 乔治.华盛顿传奇的一生, 也不例外. 这个偶然事件, 也使美国有了个叫做华盛顿的首都.

故事说起来就话长了. 那年, 在革命先驱山谬.亚当斯在波士顿搞了个倾茶运动之后, 英国就决定封锁波士顿并派兵镇压. 波士顿的革命党觉得自己势单力薄, 决定寻求美州各殖民地的联合, 共同对付强大的英国. 1774年, 波士顿革命党人汉考克(John Hancock)和约翰.亚当斯(山谬.亚当斯的堂弟), 就在费城主持了第一次大陆会议, 招集各美州殖民地的代表, 讨论有关殖民地共同权益的事宜.

就在这个期间, 波士顿的民团与赶来镇压的英军发生冲突, 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大陆会议迅速决定向波士顿民团派出一位总指挥, 统一对英军的作战. 当时, 多数人都倾向于委任大会的主席汉考克担当此职, 让他返回波士顿接管波士顿民团的指挥. 来自波士顿的汉考克熟悉军旅生活, 也自认为此职非己莫属. 可是, 同样来自波士顿的亚当斯却独具慧眼, 力排众议, 支持前维吉尼亚民团的上校华盛顿担任此职. 此举, 不仅改变了华盛顿的一生, 也改变了美国的历史.

最后, 大会决定将波士顿民团及其在波士顿周边地区集结的各殖民地民团改名为大陆军, 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华盛顿立即到波士顿的剑桥赴任美军的第一任总司令. 但是, 华盛顿要率领一群近似乌合之众的民兵, 去对付装备精良的英国正规军, 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果然, 华盛顿的大陆军就很快地丢掉的纽约和费城等重要城市. 还好, 华盛顿从美洲原住民那学到了几招. 他让美军穿上土人的迷彩服(美军陆军制服). 再利用土人的游击战术, 与英军在野地里周旋. 英军追上来了, 美军拔腿就跑. 英军疲惫了, 美军就杀他个回马枪, 捞一把就走人. 这样, 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 美军终于拖垮了英军. 最后, 在法国人的帮助下, 华盛顿逼迫英军在1783年全面撤军. 从此, 美国获得了独立.

华盛顿对美国的另一项重大贡献就是, 他在1787年主持召开立宪大会时, 一言不发, 以示中立. 而其他大会代表, 特别是其中的共和民主派和联邦派, 则因为各州与联邦之间的分权事宜, 吵个不休. 富兰克林的耐性不如华盛顿, 实在是忍不住了, 就找来一名牧师, 要各代表在每天开会之前祷告一番, 好好反省一下. 果然, 争吵的程度有所缓和. 最后, 大会取得妥协. 为了平衡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国会采参众两院制. 而未来的首都, 也选定在南北交界之处. 这样一来, 南方北方各州都能接受. 首都定名为华盛顿市及哥伦比亚特区(DC), 分别纪念华盛顿和哥伦布.

虽然大会代表对各项事宜都针锋相对, 他们却一致推举华盛顿为美国的首任总统. 华盛顿在纽约就任总统后不久, 就决定在马里兰和维吉尼亚交界处的波多马克(Potomac)河畔, 设立一个菱形的区域, 建设美国的新首都. 这里离华盛顿心爱的家园, 佛农山庄也不远. 1791年, 华盛顿任命其前部下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少校, 主持首都的总体规划. 朗方在设计美国首都时, 参照了巴黎市及凡尔赛宫的街道和水池布局, 很大气. 首都的中心是一条十分宽阔的中央大道(今日的National Mall), 周围则是各政府部门的办公大楼.



1792年, 总统官邸(今日的白宫)动工. 次年, 华盛顿也为国会大厦奠了基. 但是, 白宫这座新古典式的石头建筑, 进展很慢. 一直到华盛顿第二总统卸任时, 也没能修好. 所以, 住进白宫的第一个主人, 不是华盛顿, 而是美国的第二个总统, 联邦党的亚当斯(John Adams). 1800年, 国会和总统从费城搬到了华盛顿. 华盛顿DC也就正式地成为美国的首都了. 次年, 亚当斯就下台了. 共和民主党的杰佛逊成为白宫的新主人. 美国的党派轮流做庄, 从此开始.

华盛顿DC是令背包客惊喜万分的地方. 这里的景点, 无论是纪念碑还是博物馆, 基本上都是免费的, 只要有时间, 就可以玩个够. 实在是太好了. 从费城和纽约都有唐人街大巴来华盛顿, 车资分别为15刀和不到20刀. DC的罗纳德.里根(Ronaid Reagan)机场有地铁直接进城. 而从杜勒斯(Dulles)机场进城, 则要乘坐公车. 5A路公车从杜勒斯机场开到L'Enfant Plaza地铁站, 车资仅为3块1. 从这里, 走去首都的中心(National Mall), 不是很远.

华盛顿的中心很开阔, 步行起来会很吃力. 要想在一天之内, 走一遍, 会累得要死. 不过, 华盛顿中心的方向很容易辨认. 以华盛顿纪念碑为中心, 东面是国会山, 西面是林肯纪念堂, 北面是白宫, 南面则是杰斐逊纪念堂. 华盛顿纪念碑是一个高约170米的埃及式尖方碑, 很远就能看到.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 纪念碑总是为游客指引着方向.

除了国会山和白宫, 华盛顿中心附近还有十几座总统和战争纪念设施, 以及十多间博物馆. 如果时间不够多的话, 只能有所取舍, 只选自已最喜欢地方, 进去参观. 我最喜欢的就算是航空航天博物馆了. 进去了, 就不想出来. 结果, 在5点半闭馆时, 被警卫们轰了出来. 航空航天博物馆在杜勒斯机场附近还有一个更大的分馆(The Steven F Udvar-Hazy Center), 展出更大型的飞机和航天器. 很可惜, 这次没有时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