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C1Ntx3bmceBaOAeAAQr6wKpLvRdcZHieNKB_jiPQtMeIl0P14GtmPkZJc988HSf24BBhiNmr15ZFmwDpokfkqEC1B1F2WQ9WcFLRc8_7jh8kddmv0PbxRPGmVuyGSdAMUyh9Bl93Zqo/s400/ina05a.jpg)
不知到是不是老天故意作弄, 游人要看印度庙(吴哥窟)要去佛国柬埔寨, 要看大佛塔(婆罗浮屠)要去回教国印尼. 那么, 要看伟大的回教建筑(泰姬陵)就非去印度教的国度不可了. 印度留存的莫卧儿帝国建筑很多, 仅仅进入世界遗产名册的就有胡马雍陵, 阿克巴陵, 胜利之城, 泰姬陵, 阿格拉堡和红堡共六座. 其中, 泰姬陵不愧是印度回教陵墓的典范, 绝对地突出了其对称平衡, 肃穆永恒的回教理念. 真想不到, 能征善战的成吉思汗和帖木尔, 其后代中还能出现几个像沙贾汗(Shah Jahan)大帝这样的艺术天才, 留下的艺术瑰宝令世人感叹不已.
可惜, 莫卧儿的建筑多在北印度. 南印度似乎只有一座位于奥兰伽巴(Aurangabad)的小泰姬陵引人注目. 我之所以叫她小泰姬陵, 一来是她是沙贾汗儿孙仿造泰姬陵而建的, 另外她的规模和影响也远不及泰姬陵. 无论如何, 她也是一座典型的印度回教陵墓, 其模式也与泰姬陵相同. 中心建筑是一个大大的洋葱头圆顶, 旁边是四个尖尖高高的宣理塔和一个回教堂. 陵墓的前面, 同样也有一个波斯式的水池花园, 围墙和大门也很精致. 与泰姬陵不同的是, 小泰姬陵后面有一座小山, 风水格局似乎更好一点, 周围的风景也显得更协调一点.
一样, 小泰姬陵后面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大约在1630年, 沙贾汗大帝的波斯美妃不幸死于难产. 痴情的皇帝放下帝国一切军政大事, 要全力为爱妃修建一座世上独一无二的陵墓. 因为爱妃的封号叫做泰姬玛哈(Mumtaz Mahal), 她的陵墓也就成为了比永恒多一天的泰姬陵. 在2万多人辛勤地工作了22年之后, 这座不朽的建筑才完工. 墓成之后, 沙贾汗仍沉迷不醒, 病入膏肓. 这时, 沙贾汗的三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出来了, 这位战功显赫的德干王, 对父王的劳民伤财和不理朝政实在看不下去了. 就在1658年发动了一起类似大唐宣武门事件的兵变. 在兵变中, 奥朗则布杀死长兄, 赶走二哥, 又将弟弟关入大牢. 最后, 奥朗则布还把父王沙贾汗围困在阿格拉堡, 并切断水源, 逼迫他让位.
之后, 奥朗则布顺利称帝, 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第六位皇帝. 奥朗则布大帝继续沙贾汗大帝未完的德干征战, 一直把帝国的版图扩大到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 奥朗则布对印度的统一大业影响深远, 后来的英国人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基本统一了整个印度. 但是, 奥朗则布也犯了一个大错, 他对印度教徒采取歧视和迫害的政策, 从而激起了印度教农民和印度土王激烈的反抗, 也留下印度教徒和回教徒不和的祸根. 后来, 当印度教土王得势后, 又反过来又迫害印度回教徒, 形成了这种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局面.
奥朗则布原为德干王, 为了巩固对德干地区的统治, 就把德干高原上的奥兰伽巴定为帝国的南都(德里为北都). 既然奥朗则布痛恨父王造墓的奢侈, 提倡简葬, 那么, 奥兰伽巴又如何会出现一座仿泰姬陵的建筑呢? 奥朗则布确实提倡简葬, 生前就留下遗嘱, 自己就葬于奥兰伽巴不远的库尔达巴德土坟, 一个几乎没人知晓的地方. 其皇后在奥兰伽巴城外的墓地, 开始也不太奢华. 但其子阿扎姆沙(Azam Shah)觉的母后的墓太简陋了, 一心想让母后的墓比得上泰姬陵. 在阿扎姆沙王子的大加改建后, 这才有了这样一座小泰姬陵. 但其用材比真正的泰姬陵还是差了很远, 虽然主体建筑也多是使用白色的大理石, 但上面就没有镶嵌宝石了.
小泰姬陵的正式名字叫做馬克巴拉太妃(Bibi-Ka-Maqbara)陵, 始建于1679年, 只比泰姬陵晚20年几年, 是莫卧儿帝国的奥朗则布大帝父子为纪念皇后杜拉尼(Rabia-ud-Daurani)而建. 在奥朗则布大帝1707年死后, 阿扎姆沙王子在与巴哈杜尔沙(Bahadur Shah)王子争夺王位之战中落败, 小泰姬陵也就草草收工了, 上层部分使用白花岗岩取代大理石而成. 莫卧儿七世巴哈杜尔沙(1707-1712)之后, 帝国就开始走下坡了. 小泰姬陵的上好风水也帮助不大.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5JEmztzdcWAoYxbr7uUXOR1ZZhOBCtaD0zkJe2ZNnV6lMlk2qARtBxf2exiz4fJchT-Sf1L2ujuDd-3NuOtV7Dz__qFG3aV42gnEpsHY6tQWICZwkQjjHCRsX2F81RGaWMek-dWsE2vA/s400/ina05b.jpg)
由于还没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册, 小泰姬陵的门票只要2美元. 此外, 小泰姬陵也没有什么严格的保安检查, 不用排长龙入园. 小泰姬陵墓园的四周也有围墙, 游客要从精致的正门入园. 从白色的拱门一走进去, 正是期待的那种感觉: 拱门, 洋葱头, 尖塔, 松树, 水池以及倒影, 一览表. 远远望去, 绿树环抱, 小山绵延, 景色不输给泰姬陵. 当然, 走近一看, 质地就不能和泰姬陵相比了. 沿着水池一路向前, 走上高高的方形台基. 渐渐可以看清建筑的细部, 虽然不能和泰姬陵比, 但细部还算是很精致的, 也同样让人爱不释手. 进入中心建筑要脱鞋, 转一圈拍几张照片就可以出来了.
左手边就是那个回教堂. 脱鞋进去, 试着倾听一下阿拉的声音. 回教堂的拱顶也很优雅精致,也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走下台基, 再从远处看一看. 还是比较喜欢从远处观看, 特别是日落时分, 无论是浑圆的洋葱头, 还是尖尖的高塔, 在夕阳下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小泰姬陵就在奥兰伽巴城外1公里处, 很容易到达. 叫个突突三轮车, 就可以将班贾吉(Panchakki)水车磨坊, 奥兰伽巴佛教石窟以及小泰姬陵串起来游. 从小泰姬陵出来, 早已日落西山, 天也不太热了. 慢慢走回城, 顺便看看奥兰伽巴的城墙和城门, 还有那集市和人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