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0日星期六

玛雅: 蒂卡尔玛雅遗址(上)


从佛罗伦斯(Flores)可以乘小巴去蒂卡尔(Tikal)遗址, 往返车票的票价为60Q. 最早的一班小巴, 会在早上5点左右从佛罗伦斯出发. 小巴会沿途开到各家客栈和旅馆的门口, 一家一家地载客. 小巴的回程票是开放式的, 只要在下午6点之前, 就可以乘坐任意一班小巴返回. 去蒂卡尔的车程耗时一个多小时, 但其后半段的路程, 完全是在热带雨林的深处穿行, 很有意思. 蒂卡尔遗址正处在这种雨林的深处.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她较迟, 才被人们所发现的原因. 这时, 太阳还没有升起, 雨林中一片雾濛濛, 感觉极佳. 决早, 一路交通顺畅, 好像只有我们这部车在这条小路上行始. 6点多一点, 我们就顺利到达遗址区了. 如果天好的话, 应该可以看到那旭日初升的遗址景 象. 可惜, 运气不佳, 这一天是个大雾天. 这时, 连太阳的影子也没见到.

蒂卡尔是玛雅黄金时代最大的城邦, 居玛雅五大城邦之首, 辉煌至极. 在目前探明的6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就有建筑4千多栋, 当时的人口超过二十万. 但据说, 这块地方只有原城的十分之一大小. 整个城邦以同心圆状向外辐射. 城邦的中心是中央广场, 其周围布满神庙, 卫城和广场. 几条宽阔堤道, 连接着主要的卫城与广场. 周围又遍布民宅, 作坊, 店铺和市场. 好一个大城, 当年一定热闹非凡. 不像在吴哥, 游客可以坐三轮车去各个庙址, 参观蒂卡尔遗址, 游客只能靠徒步. 如果要参观蒂卡尔所有的主景点, 至少需要花大半天时间, 在蒂卡尔的16平方公里遗址范围内, 来回走上10公里以上的路程. 再加上, 游客不时地要到高达60米的神庙, 爬上又爬下. 确实很累人. 而中午时段, 林子里也很热, 就像个大蒸笼. 要带足饮水, 以防止脱水. 最好也带上早午餐. 因为这里食摊全设在遗址区的外面, 进出耗时又费力.

和其它的玛雅遗址一样, 蒂卡尔的许多建筑也都是一层一层地盖在前期的建筑上的. 所以, 现在人们能看到的主要建筑也是其后期的. 这些建筑大多是在7世纪末到9世纪初之间建造的. 不用说, 庙塔林立的蒂卡尔, 参观的重点自然就是那些高高的金字塔神庙了. 让人高兴的是, 这里的神庙多数都可以爬, 不像其它的一些玛雅遗址, 只能看不能爬. 蒂卡尔可是危地马拉的国宝和摇钱树, 当局为许多神庙都新建了木梯. 这样, 既可以保护神庙的石阶, 又便于攀爬, 也较安全. 只是游客不能像当年的祭司一样, 在石阶上走之字龙步, 口中念念有辞地上塔了.

我们的小巴就停在售票点的不远处, 大家下车后, 就自动排队买门票. 蒂卡尔是1979年的世界遗产, 门票现在也不便宜了, 花了我150Q. 这里和吴哥遗址一样, 下午3点后买的入门卷, 盖的就是次日的日期. 可以进入遗址享受免费的日落. 晚上在遗址区外的旅馆住一晚. 次日再看日出和参观遗址. 从售票处走到遗址区的中部, 需要走上20多分钟. 要走过一大段的雨林小路, 才能到达遗址的中心区. 天还早, 路上游人稀少. 不时可以听到林中吼猴的低吼, 以及他们折断树枝的声响, 气氛有一点恐怖. 遗址区内的小路多是泥路, 最好不要在雨天到访. 雨天小路泥泞不好走. 再碰上大雨, 庙塔关闭了, 那就麻烦了.

手里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遗址地图, 直奔中央广场而去. 刚走出林子, 就碰到一位老兄迎面走来. 正在纳闷, 这人怎么这样早就要出去了. 原来, 他迷路了, 要借我手上的地图看一看. 他原本打算去四号神庙看日出, 却不知为什么, 走错了方向, 走向了遗址的出口. 遗址区很大, 没有地图, 独自行走就很容易迷失在雨林之中. 走过一些零星的建筑群, 再上一个小坡, 就来到蒂卡尔的中央广场. 中央广场的中心是个祭坛, 从这里发出的声音, 会听到回声, 并传得很远. 如果有导游带团来, 就一定会指挥着他的团员在此集体击掌. 这种回音被叫做鹰过留声. 不过, 现在整个广场只我孤雁一只, 孤掌难鸣. 击掌了几次, 只听到微弱的回声(雁鸣).

在中央广场的一东一西, 分别矗立着那有名的一号和二号金字塔神庙. 一号神庙的台基高度为44米, 这在蒂卡尔不算是最高的. 但是, 她那种典型的玛雅金字塔式样, 使她成为了蒂卡尔的标志式建筑. 确实, 一号神庙是典型的蒂卡尔式金字塔. 其九层的方形台基, 以70度的坡度直插云端. 台基的正面建有一个石台阶直通塔顶, 供国王和大祭司上台祭天拜神. 由于已有两位不幸的游客从台阶上跌下身亡, 一号神庙已不让爬了. 从下面看上去, 塔庙上建有三间庙屋, 和一个象征王位宝座的高大屏壁, 很有特色.

始建于公元721年的一号神庙也叫虎神庙, 因为神庙的门眉上刻有虎神而得名. 该庙是为了纪念, 在公元682年登基的蒂卡尔双月王(Hasaw Chan K'awil)而建. 双月王在位期间, 蒂卡尔在玛雅世界的霸主地位已得到了恢复. 当时, 蒂卡尔的国力很强, 该地区的主要矿产, 燧石是蒂卡尔致富的法宝. 后来, 考古人员在一号神庙的内部, 发现了双月王的墓室. 国王全身使用绿玉包裹, 出土的玉片多达180多片. 另外, 还有90余片的甲骨文片和其它珍宝出土. 此外, 在庙顶上还发现了大量的贵重燧石.

因为不能爬上一号神庙, 进庙室看个究竟, 只能爬到二号神庙的上 面, 远远地观赏一号神庙的英姿了. 走到二号神庙的左边, 再沿着木梯慢慢地爬上神庙. 据说, 这里是观看一号神庙的最佳地点, 也是看日落的好去处. 不过, 那天雾大, 只能从雾里看花, 不识 一号神庙的庐山真面目了. 二号神庙的建庙时间, 其实比一号神庙还稍早. 当时的高度也和一号神庙差不多. 但现在看上去, 好像就矮了一节了. 二号神庙是为了纪念双月王的王后(十二金刚鹦鹉)而建. 一号和二号神庙的台阶前面, 都各有一座石碑和祭坛. 不过, 上面的图案和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离开二号神庙, 就向四号神庙的方向走去, 途中经过三号神庙. 三号神庙还保持刚发现时的原样. 庙塔完全被泥土覆盖, 上面大小树木丛生. 只有那60米高庙顶上面的庙室和屏壁, 在树木中露出头来, 显示这座庙的规模也不小. 三号神庙虽然破旧, 但却也是蒂卡尔后期的神庙, 公元720年才建成. 从三号神庙到四号神庙, 也要走过一大段林子. 在柳暗花明处, 才又看到一座65米高的神庙. 这点, 正是蒂卡尔让人着魔的地方.

四号神庙是蒂卡尔最高的神庙, 当年的高度超过70米, 也是看林海日出的最佳地点. 一眼望去, 林海之上的三号神庙, 二号神庙和一号神庙像海中的风帆, 沉浮不定. 星球大战4((新的希望)就曾在此取景. 目前, 四号神庙还在修复之中. 远看, 她也只露出个庙顶. 但四号神庙的边上也建有木梯, 可以爬上庙台, 但感觉只在爬一座土山. 上面已经有许多人坐在那里, 等着云开雾散见太阳. 虽然没有看到旭日东升, 却看见了 也很有名雾海. 只见大团雾气在雨林之上, 飘浮聚散, 很是鬼异. 四号神庙是双月王的儿子雅克金(Yik'in Chan K'awil)在位时修建的. 当时, 蒂卡尔又达到了顶峰的辉煌, 造庙技术也自然大步提高,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坐在四号神庙顶部的台阶上, 吃完了带来的早餐. 见大雾仍没有散去, 天又下起了毛毛细雨. 百无聊赖, 就慢慢地走下神庙, 向下一个目标走去. 下一个神庙是始建于公元前500年的早期的神庙. 她没有像其它神庙那样编号, 而是以Doyle的小说<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而命名. 失落的世界是一组古老的建筑, 以一座高达32米的庙 塔为中心. 该神庙金字塔其实是一座古观象台. 祭司站在台上, 通过观看太阳在周围建筑上升起的位置, 就能确定四季与节气. 如果太阳正好从北楼上升起, 就是夏至. 如果太阳从南楼上升起, 就是冬至. 而太阳从中楼上面升起, 那就是春分或秋分了. 当年, 大祭司就是在这里, 核定玛雅的大统历. 玛雅的农人则按历确定播种和收割玉米及其它农作物的时间.

爬上失落世界的金字塔, 突然发现大雾莫名其妙地散去了, 太阳高挂在半空中了. 周围的树木, 神庙和其它建筑清晰可见. 和刚才的雾里看花又是一种不同的感觉. 这里较安静, 有一组人在台上观鸟. 顺着他们的望远镜看去, 果然看到色彩艳丽的小鸟. 据探测, 失落世界的金字塔也是那种套娃式结构, 里面还有4个更早期的结构. 后期的庙塔建在前期庙塔的外面, 一层套一层. 原本, 玛雅人还准备在这个庙上面再建一个新庙. 但刚开工不久, 工程就停止了, 只在台阶上留下了新建筑的一些遗迹. 这个金字塔和典型的玛雅金字塔式样不同, 她四面都有台阶. 台阶不算特别的陡峭, 上面刻有巨大的虎形面具, 代表着太阳神. 和商人一样, 玛雅人也认为天圆地方. 每天早上, 神鸟都会背着太阳从东面的扶桑树上升起. 而晚上, 再背着太阳从西面的若木落下.


新近才开放的五号神庙, 也有60多米高, 建于公元700年. 不知到是不是修复人员心理变态, 他们将登台的木梯修成80多度的斜度, 接近垂直. 每个爬塔的人, 都像当年的国王祭司一样, 一个个战战兢兢的. 生怕一不小心, 就会跌下塔去, 变成一团肉酱. 塔上只有一间小石屋, 但无法进去. 游人只能或站或坐, 挤在窄窄的台阶上. 站在上面, 沿石阶看下去, 头昏目眩. 但向远处一望, 风景好得不得了. 正是那在爬四号神庙时, 没能看真切的景象. 绿葱葱的林海一片, 几个玛雅庙塔点缀其中. 可以认出是三号神庙, 二号神庙和一号神庙, 很震撼. 刚才爬塔时的恐惧感, 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决对值得.

六号神庙叫做铭文神庙, 建成于766年. 她因有一个12米高的铭文屏壁而闻名. 在铭文壁上, 短短的180个文字就总结了蒂卡尔一千多年的历史. 六号神庙离其它的庙群都很远, 但临近大片雨林的边缘. 从五号神庙走过来, 需要半个小时时间. 一路上行人稀少, 只有树上生气的猴子, 不时地向下面的路人投掷树枝. 表示对人们侵入他们的领地的不满.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