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婆罗洲: 最后的伊甸园
婆罗洲是个很大的岛, 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几内亚, 在世界上也排名老三. 她实在太大了, 人们也就不叫她岛了. 古人就称她为婆罗洲. 婆罗洲原先也和欧亚大陆相连着, 和周围的菲律宾, 马来亚和印尼地区拥有很多相同的物种. 可是, 到了一万年之前, 最后的冰河期过去了. 冰川消融, 海平面上升. 婆罗洲从此被海水所包围, 与世隔绝. 婆罗洲的物种, 也开始朝着其独有的方向发展. 因此, 婆罗洲拥有令人惊异的多样化生态环境, 成为探险客心中的伊甸园.
据说, 我们这一轮回的人类, 在一万年之前, 各地的人种差别并不太大. 都使用石器, 守猎或采集食物. 可是, 自从冰河期结束之后, 海水上涨, 切断了各地区域人们之间交流的通路. 各洲的人类才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而各大洲的人种, 也才有了那么大的差距. 偏远地区的人们, 多数像婆罗洲土族一样, 停留在守猎采集的石器时代. 当然, 也有例外, 玛雅人就发展了出极端先进的天文和数学, 无人能及.
一直到了大航海时代, 火器从中国, 经过蒙古人之手传到了西欧. 航海技术又经中东传去了西方. 人类的几千年隔阂, 又重新被欧洲列强的舰炮所打通. 从此, 各地区的这种差距也就逐渐缩小了. 或者说, 大部分地区逐渐被西化了.
还好, 大航海时代对婆罗洲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欧洲人的势力, 也只局限于婆罗洲的几个沿海小镇. 内陆的广大地区变化不大, 土族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 大片的热带雨林没有被大量地砍伐. 婆罗洲这个伊甸园仍待在闺中, 没有多少人知晓.
可是, 到了近30年, 婆罗洲的树林开始被大规模地砍伐. 石油及其它矿产的也被大规模地开采. 大片的林地被改造成棕榈油林. 这一切, 难免对婆罗洲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许多婆罗洲特有的动植物, 都因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地, 面临频危灭绝的风险. 婆罗洲的土族, 也离开世代居住的长草屋. 穿上了牛仔裤T恤衫, 到城里打工来了. 慢慢地, 人们也许只能在特有的文化村里, 才能看到那往日土族的生活方式. 最后的伊甸园也将变成为人们心中的记忆.
在最后的伊甸园消失之前, 还是来婆罗洲看看吧. 在雨林中漫步, 寻找奇花异草. 在海滩边吹风, 喂鱼或潜浮. 要不然, 就去世上最长洞穴中寻寻觅觅. 婆罗洲也是生物爱好者的天堂. 这里有红毛大猩猩, 长鼻猴, 矮种象, 猫般大小的鹿, 林中飞狐, 等等, 等等. 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就曾在这个伊甸园里收集过新物种, 从而提出了生物演化论. 达尔文又在华莱士理论的基础上, 发表了那著称的进化论. 达尔文也同意, 婆罗洲是自然生物最多的地方, 那里生活着世界上最神秘的动植物.
随着最后一次冰河期的结束, 圣经中的伊甸园永远地沉入了波斯湾海底. 从此之后, 人们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 寻找那新的伊甸园. 如果你到了婆罗洲. 看到那热带雨林中参天大树, 奇花异果, 几条从伊甸流出来河流, 滋润着大地. 看到那地上的走兽, 天上的飞鸟, 林中的嘉树, 原野上的鲜花. 这难道不就是另一个伊甸园吗?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