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婆罗洲: 马来亚的四个妻子


根据马来亚的回教法, 马来男人可以合法地娶四个妻子. 于是, 人们就用马来亚娶四个妻子, 来形容那次马来亚与其它四个地区合并的闹剧. 1950年代前后, 东南亚各殖民地纷纷独立. 西班牙/美 国的殖民地菲律宾群岛独立为菲律宾. 荷属东印度群岛合并为印尼. 英国人为了抗衡强大的印尼联邦, 策 画将英属的文莱, 砂劳越和沙巴合并为婆罗洲联邦. 后来, 英国又支持将新加坡, 文莱, 砂劳越和沙巴并入马来半岛上的马来亚联邦. 这四块前英属殖民地, 就是所谓马来亚的四个妻子了.

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划, 新的马来西亚联邦终于在1963年7月8日正式成立了. 可是, 文莱却在最后一分钟, 新娘不肯上骄. 因为害怕其大油田的庞大收入被联邦政府拿走, 文莱最后一刻, 没 有参加新联邦成立的签字仪式. 后来, 新加坡这个小妾, 不如婆罗洲的姐妹有钱(有资源), 也无法讨得马来亚丈夫的欢心, 终于在2年 之后, 被马来亚休掉.

按照回教法, 马来男人只要对妻子说三次: 塔拉克(我休了你), 就可以将妻子轻而易举地休掉. 1965年, 马来西亚议 会也是三读通过议案, 将新加坡逐出马来西亚联邦. 新加坡的李光耀, 闻讯后, 泪流满面. 只好宣布新加坡独立了. 就这样, 马来亚原本的四个妻子, 只剩下砂劳越和沙巴两个了. 马来亚似乎也并没有善待她们, 只将她们当成小妾使唤.

这时候, 婆罗洲的荷属加里曼丹地区早已划归了印尼. 婆罗洲也就形成今日四分五裂的局面了. 目前, 婆罗洲分别属于三个国家. 其中印尼的加里曼丹最大, 占全岛的三分之二以上. 马来西亚的砂劳越和沙巴第二大. 原来曾统治全岛大部分地区的浡泥王国, 只可怜地剩下文莱这么一小块地方了. 加里曼丹的交通不便, 文莱的消费太贵. 多数初次到达婆罗洲的游客, 都是通过砂劳越或沙巴了解这个最后的伊甸园.

习惯上, 人们称马来半岛为西马, 而对应的称马来西亚的婆罗洲地区为东马. 不过, 东马的当地人却自称为沙砂(沙巴砂劳越). 大概是不想与马来亚扯上什么关系吧. 沙砂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个小家碧玉, 很让人喜欢. 虽然经过了40多年的马来人统治和移民, 又有联邦政府的亲马来人政策, 马来人至今还是沙砂的少数民族,只占人口的20%. 华人比马来人多, 占人口的30%. 更令人惊奇的是, 当地的土著仍占有一半以上的人口. 随便到一个传统集市, 就能看到当地的土著. 要是在西马, 找土著可就不容易了, 非要翻山越岭, 长途跋涉不可.


一提到婆罗洲, 就让人想到一句潮汕俗语: 净你到婆罗洲. 就是说, 把你赶到荒无人烟而又偏远的角落(婆罗洲)去. 婆罗洲过去的交通确实不太便利, 交通费用也很高. 可是, 自从马来西亚开放领空之后, 至少到沙砂 就很容易了. 目前, 多家东南亚廉价航空公司都开辟了飞往沙砂的航班.

在马来西亚亚航的所有国内航线中, 最有用的就是 西马飞往东马沙砂, 或者在沙砂各城市之间飞行的几条航班. 东马与西马隔着南中国海, 而东马的地域辽阔, 陆路交通不便. 航空似乎是游客唯一可以使用的长途交通工具.

亚航有航班从深圳和澳门直接飞往沙巴的亚庇(哥京). 此外, 从澳门也可直飞到砂劳越的古晋. 如果不怕转机的话, 可选择的航班就更多了. 如果从杭州或天津出发, 可以先飞往吉隆坡, 再转机去沙砂. 不想坐亚航的话, 也可利用新加坡的虎航或捷星, 先从广州, 深圳, 海口, 澳门或香港飞往新加坡, 再转机去亚庇或古晋. 再不然, 就乘宿务航班飞去马尼拉, 再转机去亚庇.

砂劳越和沙巴州是马来西亚的特别行政区, 分别都设有自己的海关. 即使西马人也要持护照才能入境. 如果外国人从西马入境马来西亚, 再进入砂劳越和沙巴时, 还要再填一张同样的出入境卡. 很有意思. 两张出境卡都要保存好, 以供两次出境(砂沙和西马)时使用. 感到好奇, 就问了一下移民官员, 已填了一张马来西亚的出入境卡, 为什么还要再填一张马来西亚的出入境卡. 回答说, 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 砂劳越是砂劳越, 沙巴是沙巴, 各归各, 不搭界. 不过, 有了马来西亚的签证, 砂劳越和沙巴都会免费提供同期的签证. 没问题.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