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星期三

下南洋: 丹戎巴葛火车总站


丹戎巴葛火车站就在新加坡吉宝码头的对面. 车站的建筑外观, 宏伟庄严, 很能吸引路人的目光. 按理说, 进入站前广场, 就算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了. 但是, 这里没有关卡. 也用不着马国的签证, 就可以随便进入参观.

当地人可以在此停车后去上班, 或者在车站餐厅里吃早饭, 喝咖啡. 一派平和气氛. 完全看不出, 在几个月之后, 这里就要关门大吉了. 好像是个平常的地方, 只是站内飘扬着的马国旗织和一间马国旅游局的办公室, 提醒着人们, 这里是马国的土地.

丹戎巴葛火车总站建于1932年. 车站的主建筑是一栋美丽的欧洲圆顶教堂风格式建筑. 其设计师为伯特必次(D S Petrovitch). 据说, 在设计这座建筑时, 伯特必次参考了著名的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 使车站建筑充满了浓厚的欧洲风.

今日, 我们可以看到, 车站的主建筑大量地使用了拱门和拱窗. 最特别的是, 在车站门楼拱门之间的四根柱子上, 雕有四尊大理石人像. 四尊人像分别代表着工业, 交通, 商业和农业. 而人像手中则分别拿著锤子, 枕木, 帐本和镰刀. 有点意思.


走进火车站的中央候车厅. 只见, 阳光从圆顶上高高的玻璃窗中洒了进来, 采光设施不错. 而在前后的两面墙上, 绘有几幅色彩鲜艳的三联画. 画面的内容都是当年常见的景像, 有稻田, 椰林, 胶林, 也有忙着运输及采锡的人们等等. 为了隔音, 候车厅的外墙和地板, 均使用当地出产的橡胶材料.

在候车厅里面, 有一间马来亚铁道公司(KTM)的售票处. 在此买票上车, 可以去吉隆坡和槟城等地. 可是, 从丹戎巴葛买票上车, 乘客会碰到两个问题. 第一, 这里车票是以新元标价的, 比在马国买的车票要贵上一倍. 比方说, 从丹戎巴葛到槟城(BUTTERWORTH)的座票就要34新元, 而从新山(JB SENTRAL)到槟城的座票却只要33马币. 所以, 搭巴士去新山再换乘火车会比较经济一点.

此外, 从丹戎巴葛出发, 乘客也会对马国的入境程序感到困惑. 乘客在丹戎巴葛火车站上车前, 要通过马国的关口. 不过, 马国官员只会在入境卡上盖章, 而不会在护照上盖章. 入境马国半个小时之后, 乘客才在兀兰车站的新加坡关口出境. 所以, 这里出入新马关口的顺序是相反的. 这样的出入境顺序, 也许全球仅此一处. 很特别. 可是, 这样过境, 护照会少盖了一个马国入境章. 胆小的还是不要试了.

如果反过来走, 从马国坐火车到新加坡, 就没有这种问题了. 乘客会在新山办理马国出境手续, 再在兀兰车站办理新加坡入境手续. 顺序是正常的. 只是在兀兰车站下车时, 要带上所有的行李, 通关检查.


就算手上没有火车票, 游人还是可以进入丹戎巴葛火车站. 可以在右边的到达月台走走看看. 实际上, 这个月台边上, 不时有路人在喝咖啡和聊天, 不是禁区. 丹戎巴葛火车站的月台, 位于火车站主建筑的后方. 两条具有悬臂式屋顶的月台很长, 像伸展出去的双臂, 指向远方. 车站的月台与主建筑物, 一高一矮, 一长一短, 形成强烈对比. 在两个月台的中间, 还有一些老式的车站设施, 可以看一看.

丹戎巴葛车站是新加坡的火车总站. 在车站的旁边有个车场及货场. 在车场里面, 除了可以看到各类客货车厢, 还可以看到一个转车台. 在车场的后面, 甚至可以看到一间小庙. 小庙和住房是铁路工作人员在此生活的印迹. 可是这一切, 很快就要变成历史了. 令人感慨万千.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下南洋: 新加坡铁路


一次, 偶然碰到了两个新加坡人. 听他们讲到从新加坡乘火车出游的计划. 觉得很好奇, 就问道: 新加坡不是个小岛吗? 小岛上会有铁路吗? 他们说, 新加坡有铁路, 从新加坡乘火车, 可以去吉隆坡, 去曼谷等地. 对了, 想起来了, 有名的东方快车不就是从新加坡出发, 经过吉隆坡而开去曼谷的吗?

实际上, 新加坡不但有铁路, 新加坡铁路竟然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够老的了. 新加坡铁路修建于英国殖民时代, 是贯穿马来半岛的马来亚铁路计划的一部分. 这条铁路一直从新加坡延伸到泰国的北部. 当泛亚铁路的老挝段修通之后, 这条铁路还可以一直通到昆明.

只可惜, 因为一些历史的原因, 新加坡铁路将在2011年7月之后, 在新加坡本岛停止运行了. 也就是说, 现在是进行新加坡铁路告别游的最后时机了.

说来话长, 早在1869年, 连接新加坡码头的新加坡铁路方案就被提了出来. 但一直到了1899年, 该方案才被英国当局批准. 新加坡铁路(The Singapore-Kranji Railway)于1900年破土动工, 1903年建成通车. 当时, 新加坡铁路上设有5个火车站, 分别为新加坡登路总站, 纽顿站, 古鲁尼站, 武吉知马站和兀兰站.


几年之后, 新加坡铁路又向南延长到了新加坡码头, 火车站也增加到10个, 好不热闹. 1932年, 新的新加坡丹戎巴葛总站建成, 取代旧的新加坡登路总站. 从此, 新加坡铁路的格局保留至今. 但是, 沿线只有三个火车站被保留了下来. 这三个火车站分别为丹戎巴葛总站(Singapura), 武吉知马站(Bukit Timah)和兀兰站(Woodland).

不过, 当时的新加坡铁路只是岛内的铁路. 乘客还无法从新加坡直接坐火车去马来半岛. 人员和货物都要在兀兰火车站下车, 再转搭渡轮, 渡过柔佛海峡之后, 在对岸的新山再上火车继续北上. 十分麻烦. 直到1923年, 当新柔长堤建成之后, 新加坡铁路和马来亚铁路对接. 乘客就可以直接坐火车从新加坡去马来半岛了.

1965年, 新马被迫分家, 许多新马机构都一分为二. 于是, 就有了新币和马币(当时是等值的), 有了新加坡大学和马来亚大学, 也有了新航和马航, 等等. 但是,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铁路没分家, 新加坡铁路和马来亚铁路全归马国所有. 新加坡的火车站属马国, 轨道及周边25米的土地也归马国. 这就形成一种特殊国中之国现象. 如果要穿过一下铁路, 就要从新国的土地, 踏上马国的土地和铁轨, 再走到新国另一边的土地上.

也许是当时的一时疏漏, 却为后来的新加坡城市建设留下了许多问题. 新加坡铁路仍为窄轨的单轨线路, 车速不快. 一天也没有几班车. 铁路两边的土地也难以大规模地开发, 留下大片的丛林和荒地. 就算要修一条通过铁路的人行道, 也要大费周章地建座高架桥. 乘火车沿者新加坡铁路走一遭, 火车在丛林中穿行. 很难想象这是在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内行驶. 反而像在一大山村里穿行.


此外, 直达城市心腹之地的大片土地被外国佣有, 更是新加坡政府的心头之痛, 也带来安全上的巨大隐患. 所以, 新加坡一直希望能劝说马国, 停运新加坡铁路以收回铁路沿线的土地, 重新发展. 马国则趁机吊起来卖, 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新马领袖最终达成了协议. 新加坡以市中心同等面积的土地换取新加坡铁路的土地. 终于, 新加坡铁路的本岛段将要在2011年7月, 走进历史了. 2011年7月1日之后, 从新加坡出发的火车将从兀兰站出发, 直接通过新柔长堤, 到达马来半岛. 在新加坡本岛, 人们再也看不到火车的行驶和鸣笛了.

印尼: 墨拉比火山和婆罗浮屠


中爪哇的墨拉比(Merapi)火山, 是印尼最活跃和最危险的活火山. 她的每次大爆发, 都会对周围密集的社群造成巨大的破坏. 墨拉比火山的大爆发和历史上婆罗浮屠(Borobudur)的神秘消失有关.

我们知道, 要看世界上最大的佛塔, 就要去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国印尼. 印尼的爪哇岛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佛塔, 叫做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也就是那著名的极乐佛塔. 她是一座金字塔式的实心佛塔, 高达42米的曼陀罗. 婆罗浮屠由200万块火山岩石块镶嵌而成, 工程巨大, 雕刻精美. 那么, 在一个回教大国, 为什么会出现一座巨大的佛塔呢?

原来, 在公元7-9世纪, 印尼群岛曾是个佛教中心. 那时, 苏门答腊岛上的佛教国室利佛逝(Srivijava)取代扶南成为区域的海上强国, 控制着中印之间的海上通道. 受到室利佛逝(也叫三佛齐)的影响, 中爪哇也出现了一个叫做夏连特拉(Sailendra)的佛教王国. 在夏连特拉鼎盛的778-856年间, 中爪哇人修建了这座婆罗浮屠极乐佛塔, 比著名的吴哥寺还要早上300年. 当时, 佛国夏连特拉动用了几十万人工, 费时约75年才建成了这座世上最大的佛塔.

可是好景不长, 墨拉比火山的连年爆发破坏了夏连特拉的生存环境. 夏连特拉佛教王国神秘地消失了, 婆罗浮屠也遭人废弃. 1007年, 婆罗浮屠在一场墨拉比火山大爆发之后, 完全被火山灰掩埋了起来. 这虽然是件不幸的事件, 却让大佛塔逃过了随后800年, 可能的人为破坏. 因为, 在此后不久, 中爪哇的佛教逐渐衰微, 印度教的势力兴起. 后来, 回教势力又席卷而来. 如日, 爪哇岛上的佛教建筑已难得一见了.

到了大航海时代1814年, 英国副总督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 根据史料和民间的传说, 重新从一座长满树林的小山下, 重新发现了这一惊人的艺术珍宝. 早在1907年, 荷兰人就开始清理这座宏伟的佛塔. 但一直到了1973年, 婆罗浮屠在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500万元的资助之后, 才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 1975年, IBM加入修复工程, 将80万块石头的资料输入电脑. 经过电脑的重新组合和拼装. 整个建筑群, 才在1983年重新拼装完工, 重见天日. 1991年, 婆罗浮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目.


婆罗浮屠遗迹公园, 从早上6点开放到下午5点15. 早上不到6点, 就有许多洋人等在公园门外了. 我们也加入了那个购买外国人门票的队列. 6点刚过,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购票入门. 大家都快速地登上婆罗浮屠, 和从远处火山背后升起来太阳比赛. 争着观赏, 在第一缕和煦阳光照耀下的婆罗浮屠佛像. 佛像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而四周环抱的山峦, 也被神秘的薄雾笼罩着. 眼前迷人的景色令人震撼, 游客们纷纷拿出的照像机.

婆罗浮屠象征着佛教的宇宙观. 十层佛塔表示着佛教的十级正果. 佛塔下方上圆的结构也表示着地方天圆的理念. 佛塔下面方形的1-6层, 象征着茫茫的大地. 上面7-10层的圆形, 则象征着沧沧的天宇. 游人从东面开始登塔, 按顺时针方向绕行, 逐层走向顶端, 象征着一个人逐步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

此外, 已完全陷入地下的塔基是色界(地狱世界), 据说刻有160幅表示人的欲望与因果轮回的浮雕. 2-6层是欲界(人间世界), 计有1200多幅叙事浮雕. 佛传图描绘了佛陀从降生到磐涅的全过程. 善财历参图的题材则多为佛陀菩萨, 动物飞鸟, 舞女乐师, 渔民猎人, 国王武士, 古船和战争等等人间生活场景. 布满小孔和微粒的火山石, 较好地表现出人体肌肤的柔润感, 使得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 此外, 2-6层也建有石壁佛龛和佛像432个. 只是许多佛头已不见了踪影.

7-9层为无欲界(仙人世界), 建有72座钟形佛塔, 塔上布满塔孔, 形似竹篓. 塔内各置一尊佛像. 幸运佛像被塔身罩住, 只能透过塔孔看到. 相传, 人们如能用手从石块之间的孔中摸到幸运佛像的手, 便会带来好运. 如今, 多个塔身已被打开了, 可以看到精美佛像的完整身姿. 婆罗浮屠顶端第10层的主佛塔是空界(极乐世界), 塔高7米. 主塔内有两个空室, 象征着佛陀的磐涅.


清晨的婆罗浮屠是静思的好去处. 不久, 当地的游客就涌来了. 佛塔上坐满了红衣白衣的回教徒. 猛然醒悟, 这里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国呀.

印尼: 婆罗摩火山(下)


1292年, 元军的千艘战舰, 从泉州出发征讨爪哇. 元军在灭了信诃沙里国的同时, 无意之中扶植起了一个强大的满者伯夷(Majapahit)印度教王国. 满者伯夷以泗水一带为中心, 四处扩张. 最后控制了整个爪哇岛, 苏门答腊, 马来半岛的南部, 婆罗洲, 巴厘岛和龙目岛等地区. 垄断了从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的海上贸易通道. 从而, 满者伯夷成了200年的区域霸主.

1405年, 郑和开始下西洋. 为了打破满者伯夷对南洋的垄断地位. 郑和一面扶植满者伯夷的对手马六甲, 旧港和苏门答刺各国, 一面也派大批中国回教徒打入满者伯夷的核心地区, 以泗水为中心的东爪哇. 这些回徒先贤, 在爪哇广建回教堂, 壮大回教社群. 1424年, 明成祖还专派郑和到旧港封施二姐为旧港宣慰使, 巩固旧港在南洋地区的回教中心地位. 当施二姐在1440年移居爪哇的新村之后, 爪哇回教社群的势力就进一步加强了. 如今, 在泗水还能找到后人为纪念郑和而建的郑和清真寺.

到了1527年, 左手持经, 右手拿剑的回教大军, 在隆隆战鼓声之中, 终于击溃了区域霸主满者伯夷. 满者伯夷的印度教士和贵族纷纷跳海逃往巴厘岛, 使巴厘成为一个新的印度教中心, 直到今日. 除此以外, 也有一些满者伯夷的国人逃到离泗水不远的腾格尔火山地区, 在偏远的火山脚下定居了下来. 他们自称为腾格尔人, 以种植土豆和洋葱为生.

近年来, 来看火山的人多了. 当地的腾格尔人建起了客栈. 也开始养马, 靠驮游客上火山口看日出来讨生活. 当然, 也有人装备上了吉普车, 载更多的游客穿登火山越沙海. 挣更多的钱. 腾格尔人还保留着其强捍的一面. 那天, 在沙海里, 曾看到一幕令人难忘的影像. 腾格尔小伙在沙海里骑马奔驰, 而一位红衣少女则骑着铁骑驰骋沙海. 好像, 我回到了满者伯夷的年代. 又或是进入了一部武侠片的拍摄现场?


腾格尔人仍保留着印度教的信仰. 他们甚至在腾格尔沙海中修建了一座印度神庙. 那可是一座真的神庙. 而不是幻觉中的海市蜃楼. 此外, 腾格尔人还留存着一些古老巫教的传统. 比方说, 卡索多(Kasodo)火山祭就是一种很可怕的传统. 和河南河伯娶亲的巫祭有得一拼. 以前, 腾格尔人会定期从村中选出婴儿祭品, 抛入火山口以平息火山之神的愤怒, 保佑全村人的平安. 如今, 每当十月的月圆午夜, 抛入火山口的只是一般的祭品了, 像钱币, 蔬菜, 鲜花和鸡只什么的. 表达的却是对火山不变的敬畏.

200多年之前, 婆罗摩火山曾经沉寂了一阵子. 火山口里也曾出现过一个火山湖. 可是, 近几十年来, 婆罗摩火山又变得十分活跃了起来. 火山湖消失了. 火山也不时地会突然喷发. 2004年6月8日, 几个游客正沿着梯级往火山口上爬. 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 火山突然喷发. 火山石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造成了2死5伤的惨祸. 婆罗摩火山在2007年再次喷发了之后, 就又平息了下来. 只是不停地冒出白烟. 形成了特殊的景观.

在婆罗摩火山观日出是十分有名旅游活动. 游客一般会去两处观日出. 选择吉普车之行, 可以登上Penanjakan山顶的观景台, 远远地观赏婆罗摩火山的日出. 要徒步或骑马的游客, 可以选择爬上婆罗摩火山口, 看腾格尔外火山口上的日出. 对我们来说, 后者更具吸引力. 想象一下, 光是在星空之下, 徒步穿越茫茫的沙海, 就足以让人心动, 不远千里, 到访一次了.

西莫洛拉旺村是最靠近婆罗摩火山的小镇, 就在外火山口的外面. 在此住宿一夜, 次日凌晨登上火山口, 最为方便. 客栈Cafe Lava的地理位置绝佳, 很难不选这里住宿. 客栈的老板娘虽然看起来有点凶, 但是却很喜欢小孩子. 至少对小儿很好, 问长问短的. 听说我们要早起看日出, 就主动要求帮我们的儿子雇一匹小马. 讲好了价钱, 6万盾来回婆罗摩火山.


客栈的人很早就来敲门. 这样, 我们早上4点就出发了. 天黑漆漆的, 风冷飕飕的. 马夫早就等在门口了. 所谓骑马爬山, 其实是人坐在马背上, 由马夫牵着马慢慢地走. 马儿下去沙海. 不走吉普车走的大路. 走的是坡度很陡的马路. 所以, 很快就下到了沙海. 沙海里, 沿着沙地上的白色标记, 向婆罗摩火山进发. 马夫牵着马在前面走, 我徒步跟在后面. 凌晨时分, 走沙海之中, 感觉十分异样, 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只见那沙海的尽头, 外火山口的上面, 群峰耸立. 东方的天空开始泛白. 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

马夫走得较快. 开始的时候, 我还能跟得上. 可是等到开始向几百米高的火山上爬的时候, 我就渐渐地跟不上了. 最后, 我们在火山口下会合. 登上那247个台阶, 来到火山口的峭壁上面, 等着看日出. 一阵风吹来, 火山口冒出的硫磺气体, 吹向我们这一边, 十分地呛人. 比我们先到火山口的两位日本妹妹, 实在受不了. 没等看到日出, 就捏着鼻子下山去了. 我们在不停地咳嗽声中, 坚持了下来. 等到风向一转, 硫磺气体吹去了另一边. 我们可以好好地喘口气了.

太阳很快就在外火山口的山上, 升了起来. 隔着火山烟雾看日出, 好像雾中看花, 虽然很模糊, 也别有一番风味. 很快, 天就亮了. 周围的景物变得清晰了起来. 隔着栏杆, 向寸草不生的火山口看下去. 在火山口底下, 凝固成一块一块的火山岩之中, 有一个不大的洞. 巨大的浓烟正从那个中洞中涌出, 散发出浓烈的硫磺气味. 在我们周围, 凝固的火山岩上面, 可以看到游客的涂鸦.

骑马回到客栈, 我们吃了客栈准备的免费早餐. 老板娘走过来对我们说, 刚好有辆送客的车要下山, 问我们要不要搭车. 就这样, 我们每人只花了2万5的车费, 就舒舒服服地下到Probolinggo的长途车站. 从这里我们搭车去泗水. 只花了2-3个小时的车程, 用了一人13万印尼盾的车费, 我们就到达东爪哇的首府泗水了.

印尼: 婆罗摩火山(上)


处在一个最古老火山地带的婆罗摩火山, 是爪哇岛上最美丽的火山. 和巴厘岛的巴杜尔火山一样, 婆罗摩火山也是一个奇特的大火山套小火山的结构. 其巨大的外火山, 远古的腾格尔(Tengger)火山, 大约在82万年之前生成. 几十万年以来, 这里的地貌发生了五次重大的变化. 火山最高的时候, 曾达到4500米高, 是爪哇的最高峰. 古腾格尔火山塌陷之后, 形成了一个直径16公里的巨大的外火山口, 十分地惊人.

现在我们看到的腾格尔火山口, 最后形成于4千5百年之前. 破火山口的直经约为10公里, 里面有个大大的沙海. 在那无尽的沙海之中, 新近又冒出5-6个小火山. 不过, 站在沙海中, 有时只能看到其中的三座. 那就是2392米高的婆罗摩(Bromo)火山; 巴托克(Batok)火山, 就是2470高的椰壳山; 以及2650米高的Segarawedi Lor火山. 站在灰黑色的巨大沙海之中, 面对着三两座奇特的小火山, 再看到背景中远处高达3676米的斯摩鲁(Semeru)火山. 真有身处末日世界的感觉.

婆罗摩火山所在的婆罗摩-腾格尔-斯摩鲁(Bromo-Tengger-Semeru)国家公园, 位于泗水西南大约150公里处. 从泗水出发, 只需要4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 所以, 多数登婆罗摩火山游客都从泗水出发. 如果不在泗水包车的话, 一般要乘大巴从泗水到Probolinggo. 再换乘小巴, 经过小村Ngadisari, 一直爬到外火山口之外的西莫洛拉旺村(Cemoro Lawang). 此外, 从巴厘岛出发, 去婆罗摩火山也不太困难. 从登巴萨开去泗水的大巴, 都会路过Probolinggo. 可以在那里下车, 再转车去西莫洛拉旺村.

那天, 要离开巴厘去爪哇了. 花了30万盾包了一天车. 早上吃了早餐退了房之后, 就把行李放在车上. 让行李随我们游一天的车河. 在那天行程中, 特别将登巴萨(Denpasar)安排为当天的最后一站. 虽然登巴萨是巴厘的首府重镇, 现在却很少有游人专程到访了. 可是, 在20-30年之前, 库塔还没有开发, 登巴萨曾是背包客的大本营. 哎, 往事真是如烟啊.

先到登巴萨的巴厘博物馆, 看了看几座巴厘式的宫殿建筑. 接着就去唐人街(Jl Gajah Mada)附近的巴东市场(Pasar Badung)了. 从登巴萨名字中有个巴刹(Pasar,市场), 就知道传统市场对于登巴萨有多么重要了. 巴东市场里人多吵杂. 可是那里的鲜花, 水果和蔬菜摊位看不尽. 除此而外, 服饰, 布料和篮子的摊位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傍晚, 司机送我们去登巴萨的Ubung车站. 一人花了200盾买票进了车站. 虽然奇怪, 印尼的长途车站却都要买票才能进站的. 问了一个人, 找到了一辆去晚上要开去泗水的大巴. 讨价还价之后, 花10万盾一张, 买好了去Probolinggo的夜车票. 随后, 在车站的摊位上吃了点东西, 就上车等着车开.

大巴从登巴萨开出之后, 开到了巴厘西部的Gilimanuk渡轮码头. 大巴排队, 直接开上了渡轮. 乘客纷纷下车, 到上面的船舱里休息. 渡轮离开巴厘岛, 驶向对岸的爪哇岛. 到了爪哇的Ketapang码头, 乘客上车, 大巴开下渡轮, 继续向泗水行驶. 车灯关了之后, 大家都睡去了. 半夜时乘客被叫醒, 下车吃了一顿免费的印尼式自助餐. 凌晨又被司机叫醒, 说Probolinggo到了. 我们下车之后, 刚好就有三轮车夫上来兜生意. 我们花了1万盾, 让车夫送我们去Probolinggo的长途汽车站.

时间太早了, 还没有小巴上山. 我们就在车站后面的摊位上慢慢地吃早餐, 打发时间. 天大亮之后, 我们在车站前面的路边, 找到了上山的小巴. 人上齐了, 就开车了. 车费只要2万盾, 很值得. 小巴一直开上2000多米高的外火山口, 山景十分地壮观. 只是路上不断地上人, 车门上都吊着乘客. 蛮恐怖的.

当地人都在Ngadisari村下车了, 只有我们一行上去到西莫洛拉旺村. 在下车的地方, 找到了一家叫做Cafe Lava的客栈. 放下背包, 喝了杯店家准备的热咖啡. 别说, 山上和地上还真是两重世界. 地上燥热多灰. 山上凉爽, 空气清新. 住在山上真好.


从客栈走上去, 不远处就是外火山口边缘上的观景处了. 沙海的景色绝佳. 按图找到了沙海内的几个小火山. 最年青的椰壳山, 具有优美绝妙的火山锥. 婆罗摩火山远看并不起眼. 但她十分地活跃, 现在还不时地喷出白烟. 让人看一眼就难以忘怀.

回客栈吃了午饭, 再上到外火山口的边缘. 一股莫名的冲动, 驱使我沿着大路一直走下外火山口, 走入那茫茫的沙海. 在沙海中, 高一脚深一脚, 完全没有漫步月球的潇洒走一回感觉. 朝着椰壳山脚下的时隐时显的印度庙走去. 还好那不是个海市蜃楼. 是爪哇岛上唯一留存的印度教徒, 腾格尔人的神庙.

从椰壳山向左转, 就是大名鼎鼎的婆罗摩火山了. 火山口不停喷出的白烟, 那就是标记, 不会走错的. 沿着熔岩形成的山脊向上攀爬, 来到了婆罗摩火山口的下面. 再爬上250个人工台阶, 到达内火山口的边缘. 完成了从外火山口到内火山口, 这段3公里的路程. 仿佛从一个世界走到了另一个世界.

印尼: 龙目林查尼火山(下)


住店的那一天, 不巧店里没有其它要登山的游客, 无法分担向导和挑夫的费用. 好在我们只准备爬到火山口. 从登山路线图上看, 从塞那鲁到火山口只有一条路, 用不着向导带路. 此外, 因为准备当天来回, 只带两顿干粮和一天的食水, 轻装上山. 也不就用不着雇挑夫了. 可是, 当我们下午回来的时候, 路上却碰到了好几队上山的人马, 其中有一队正是我们所住客栈组织. 真是好不巧呀.

客栈的人也曾问我们要不要请向导. 接待我们的小伙就说他曾经当过5年的向导. 除了登山, 向导还可以带游客去周围的瀑布和乡村游逛. 当我们说不要向导后, 他们也就不再勉强了. 而在巴厘的巴杜尔火山, 情况可就不同了. 听说向导会堵在客栈的门口, 强迫还未雇向导游客, 通通雇了向导, 才可以爬火山.

为了在天黑以前赶回客栈, 我们在早上5点起床之后, 就上路登山去了. 这时, 天还没亮, 四处显得静悄悄的, 很有点登火山的气氛. 在大路上走了不一会, 马路就到尽头了, 后面就只有泥巴山路了. 路口有一家徒步登山中心(Rinjani Trek Centre). 按照旅行手册, 游客要在这里要交付进入林查尼国家公园的入门费. 可是, 现在实在是太早了, 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 我们只好直接走过去了.

徒步中心的海拔高度约为600米, 是坐车可以到达的最高点, 也是徒步登山的起点. 这里离海拔2600米高的火山口约有9-10公里的山路, 需要不停地爬上个6-7小时才能到达. 虽然在热带地区登山十分地消耗体力, 但这里的山路还不算太难爬, 还用不到手脚并用的地步. 山路上一般都有露出地面的树根, 可以当成台阶踩一踩. 这样, 就还不算太滑太难爬吧.

徒步中心到公园的山门有1.5公里左右的泥路. 窄窄的小路的两边都是山民立的篱笆墙. 隔着篱笆, 可以看到他们的草屋, 香蕉园和老牛. 走着走着, 天已经麻麻亮了. 我们也来到了公园的山门, 算是正式进入林查尼国家公园的地界了.


0公里处的山门, 其海拔标高为720米. 从这里开始, 就再也看不到山民的房子了. 整个山路上, 甚至连个人影都看不见了. 山路上, 每隔半公里或一公里就能看到的小小的, 从这里开始算起的里程碑. 每当筋疲力尽的时候, 看到了一个里程碑或休息站, 那都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 知道自己又克服了半公里的山路.

在这段约8公里长的山路上, 每隔1-2公里, 就设有一个休息站. 从山门到火山口, 中间一共有4个休息站, 分别标为休息站1 (POS I), 休息站1.5 (POS EXTRA), 休息站2 (POS II)和休息站3(POSIII). 海拔的标高分别约为760米, 1100米, 1500米和2000米. 海拔越高休息站就越难建, 其间隔也就越远. 每个休息站都有标牌, 标出此地的海拔高度, 以及到前一个和后一个休息站的距离. 休息站也设有一两个休息亭, 供游客歇脚和煮饭. 周围处处可以看到生火煮饭的痕迹.

当天上午, 天气还不错. 由于没有下雨, 山路比较好爬, 我们进展很顺利. 每走到一个休息站, 看看手表, 发现都比地图上标出的所需时间要短, 很开心. 边休息边喝水, 边吃带来的早餐和高热量的果仁和巧克力.一来可以减轻负荷, 又可以补充能量. 想到, 有人说过, 爬山的技巧就是踩稳了一步, 再踩另一步. 没错, 就是这样, 一步一步地爬上来了.

半山腰上的热带雨林密布着参天大树, 树荫遮住了阳光. 不用当头晒太阳, 就还不算太热. 这时的雨林之中, 除了我们的脚步声, 还不时地听到, 长尾猴在枝头上跳来跳去的的声音. 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 高大的树木就变得越来越稀少了, 木麻黄树也少起来. 而在2000米以上的云雾当中, 见到的就多是高山植物了.


花了将近6个小时, 我们登上了外火山口. 此处, 似乎异乎寻常地宁静. 完全看不出来, 只在几个月之前, 这座火山曾猛烈地喷发过. 这里, 只能看见几棵被烧焦了的秃树干, 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一片萧瑟. 不过, 在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满地的火山石. 成片的火山灰上已长出了杂草. 有人用一只只放在木棍上倒置的矿泉水瓶子, 在火山口上排成了一条线. 或可当路标, 或可集雨水.

因为是中午时分, 山上还不算很冷, 穿上带上来的夹克就足够了. 见时间还早, 不用马上就赶回去, 就沿着火山口的山脊, 走了一走. 雾大, 两边都看不到底. 没想到, 这山中天就像孩儿脸, 说变就变. 转眼之间就下起雨来了. 赶快拿出背包里的雨衣穿上, 慢慢走下山, 来到一个休息亭.

雨下大了, 就只好在休息亭里躲雨和吃午餐. 消磨一会, 雨变小了. 我们就慢慢地走下山去. 在路上, 碰到了两队上山的人马. 一队是亚洲人, 另一队是洋人. 都是向导在前, 中间是游客, 挑夫用扁担挑着行李押后, 一路冒雨向山上爬去. 再往下走, 看到另一队洋人人马占据了一个休息亭. 向导在旁生火烧饭. 好容易将炉火点着了, 一阵大雨就把炉火给浇灭了. 只听到惨叫声一片.

因为下雨路滑, 下山竟然比上山还消耗时间. 一方面觉得在天黑之前下山已没什么问题, 没了压力, 另一方面也没什么力气了. 我们走的很慢, 走走停停. 就在这时, 一队本地的登山队伍赶了上来, 速度很快. 我们只好站在路边让路. 他们一边从我们身边走过去, 一边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真让人惊诧. 他们全都自己背着巨大的背包. 队伍后面一个挑夫也没有. 他们在超过我们之后, 一溜烟就不见踪影了. 我们一直走回塞那鲁小村时, 才再次见到他们. 在一家小客栈吃饭的他们, 很远地就认出了我们, 隔着街大声地和我们打招呼.

登林查尼火山, 是一生一次的难得体验. 就算是在大都市出生成长的人, 只要克服内心里的畏惧, 就能登上不可能登上的高山, 达到不可能达到目标.

印尼: 龙目林查尼火山(中)


林查尼火山的主峰, 海拔超过3700米, 是印尼排名第二高的火山. 林查尼的外火山, 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休眠了. 外火山口的里面, 已经出现了一个长8公里, 宽6公里的美丽的火山湖海之子(Dabau Segara Anak). 当地的莎莎克(Sasak)人和巴里人, 每逢农历的十五, 就会到这里拜祭天神Anjani并用泉水洗去身上的病痛.

这个火山在小睡了一阵之后, 又苏醒了过来. 在1994年到1996年的连续喷发之后, 火山湖的边上又长出了一个新的, 绝妙无比的火山锥新手指山(Gunung Barujari ). 而在2004年, 林查尼火山再次爆发, 火山灰直冲上3000米的高空之中. 三年之后, 在2009年的4月和5月间, 火山又大喷发了.

火山立刻就关闭了, 游客不允许登山. 一直等到2009年11月的下旬, 林查尼火山才再次全面对游客开放. 可是, 这时龙目岛已开始进入雨季了. 林查尼国家公园也开始禁止游客在夜间登山. 本想要在晚上爬上外火山口, 次日看日出的计划就落空了. 要看日出的话, 就需要雇向导和挑夫. 第一天白天上山, 在山上搭帐篷住一夜, 第二天早上起来看日出. 也可以参加到外火山口看日出的二天一夜的团, 费用在100万盾以上.

想到在这雨季里, 要在寒风之中的山上住帐篷, 不会是什么好滋味. 再加上雨季看到日出的机会也比较小. 就决定不强求看日出了. 而改为白天登山, 到达火山口后, 当天就赶来回, 不在山上住帐篷. 这样, 虽然路上艰苦了一点, 要在一天内走完来回近20公里的山路. 却也不用着雇挑夫, 背着帐篷, 睡袋和烧饭的家伙, 轻轻松松地上山了.

其实就算不爬火山, 塞那鲁小村附近也有不少看点, 可以花点时间走走看看. 除了远看火山的英姿, 近看瀑布的壮观. 还可以到附近的莎莎克小村走走. 看看他们的稻田和果园. 再找找那龙目传统的郎邦稻草屋(lumbung). 在路上碰到的每一群人, 都会友好地大声地和我们打招呼, 并主动地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 我们说要找什么, 所有的人都会热情地为我们指路. 真让人满心温馨. 让人想起在中美洲的日子, 陌生人见面都会大声地打招呼. 好亲切.


据说, 龙目的莎莎克人来自缅甸, 拥有和缅甸的山地人相同的传统服饰. 莎莎克人非常地纯朴和友善. 他们比不上巴厘人的浮华, 也不如爪哇人那么张狂. 但是, 他们含蓄的眼神, 青涩的腼腆, 给人一种非常纯净的感觉. 此外, 莎莎克人也是印尼宗教信仰的活化石. 在龙目岛, 从深山到海滨, 不同的莎莎克人信仰也不相同. 一些山地人(Bodha)的原始拜物和佛教成份多一些. 另一些人(Wektu Telu)又在其印度教的传统中加上了回教的元素. 不过, 多数的莎莎克人(Wektu Lima)接受了回教的教义, 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回教堂.

林查尼喷出的火山灰肥沃了当地的土壤. 沃土可以为村民带来了好收成. 他们在此种植的稻米, 大豆, 咖啡, 烟叶和棉花, 都是顶呱呱的. 当然, 这里也有成片的热带果树, 四处花果飘香. 后来, 我们从村民那里, 用十分低廉价格, 买了1公斤上好的高山咖啡豆. 回家之后, 自己花时间, 精心地烘培碾磨成粉, 再冲泡出一杯杯咖啡. 咖啡香醇持久. 不忘的却是那山民们纯朴的身姿.

据说, 林查尼的瀑布流水是全印尼最纯净的圣水, 可以包治百病. 离塞那鲁村较近的2个瀑布离住处不远, 也不太难走. 自己走去就成, 不用请向导. 瀑布入口有个收费亭, 早晚没人, 白天却要收2千盾入门费. 进门之后, 花上个15分钟走下那200多个台阶, 就能听到瀑布的轰鸣声. 很快, 25米高的Sindang Gila瀑布就出现在眼前了. 这个瀑布下面长满了热带植物, 很有点特色.


这里的本地人很多, 多数都在瀑布下洗圣水浴. 也有少男少女一起走来洗圣水浴的. 与其说, 圣水能去百病和促进头发生长. 还不如说, 圣水代表纯洁. 情男痴女来到此水滴石穿的地方, 那有不表达海誓山盟的?!

晚上, 又在下村里乱走了一阵. 最后在路边找到了一家小餐馆. 东西不贵, 2万盾就可以点一盘抄饭或抄面. 再来一杯现榨的果汁或冰咖啡, 慢慢地等着上菜. 突然停电了. 晚餐就变成了烛光晚餐. 这就是晚上在小村唯一的消遣了.

印尼: 龙目林查尼火山(上)


中国有三神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印度也有代表大梵天, 毗湿奴, 湿婆的三座须弥圣山. 而在巴里和龙目人们的心目中, 也有三座火山是十分重要的圣山. 那就是巴厘的阿贡(Agung)火山, 东爪哇的婆罗摩(Bromo)火山以及龙目的林查尼(Rinjani)火山.

当我们的班机飞到龙目岛上空的时候, 正值日落时分. 在空中看日落和晚霞, 十分艳丽. 再从空中看下去, 晚霞沐浴中的龙目岛, 真是美极了. 飞机在龙目岛的上空盘旋. 夕阳, 彩云, 海水, 海岸, 火山, 构成了一幅人间美景. 这 就是她了, 被称为20年前巴里岛的龙目岛. 令人过目难忘, 那最后的世外桃园.

飞机终于在龙目机场降落了. 天色也已经暗了下来. 机场很小, 一下就走出来了. 在机场的出口处, 看到一个小小的出租车售价窗口. 在此花了2万9千盾, 买好了去马塔兰(Mataram)市中心的出租车票. 一走出门, 就有出租车司机跟上来. 把出租车票和写在纸上旅馆地址给他看. 司机说知道这个地点, 就让我们上车. 龙目机场离马塔兰的Cakra商业区大约只有4-5公里的路程. 出租车很快就进城了, 也看到了马塔兰购物中心, 龙目岛唯一象样的现代购物中心.

马塔兰虽说是龙目岛的首府, 但并不是游客常停留的地点. 游客一般都直奔圣吉吉海滩而去了. 这样一来, 就算天晚了, 也不太担心临时找不到住处. 所以没有事先定旅馆. 而给司机的Karthika II旅馆地址, 是从一本旅行手册上抄来, 位于市中心的一个地方.


到了Karthika II旅馆. 见到这里是个巴里式庭院, 很不错. 问了一下房价, 也很便宜. 就要求进去看看房间. 执班的店员拿了房间的钥匙, 好像说了句, 没淋浴. 我们都没注意到. 进去看房时, 找了半天, 也没在房内找到淋蓬头. 就问, 淋浴设备呢? 店员说, 我都说了没淋浴了吗. 原来, 这里是印尼本地人住的旅店. 所谓洗澡的设备, 就是一个很高的接水池. 水池里面有个瓢. 洗澡时, 就用这个瓢在水池里舀满水, 一下一下浇下去的那种古典式的洗浴法. 想起来, 很搞笑.

既然这里没淋浴, 就问附近那家旅馆有淋浴. 店员写了个名子并帮忙画了个简图. 我们走回大路, 再沿大路向回走一点. 觉得到了该转进一个小巷了. 就去一个便利店问一下路. 店员是个年青的小伙子. 他却说要向前再走两条巷子才转弯. 我们有点疑惑, 还是继续向先走. 这时, 那个店员从后面追了出来, 说他搞错了, 还是应该在上个小巷转弯. 我们只能感谢龙目人的纯朴, 要不然就要背着背包转圈子了.

出了小巷, 很快就看到路口的Viktor旅馆的招牌了. 走进旅馆巴里式的大门. 一问, 果然这里有西式的热水淋浴. 就在此找了一间房间, 住了下来. 不早了, 我们丢下行李, 就出门了. 朝马塔兰购物中心(Mataram Mall)方向走去. 到购物中心时, 那里还没打烊. 在商场内转了一圈, 在超市买了一些食品和食水, 为进山作好准备. 又在快餐店吃了晚饭, 才走回旅馆歇着.

第二天早上, 在吃了旅馆提供的免费早餐之后, 我们花了半天时间, 走访了马塔兰的几个主要景点. 先去马塔兰印度王朝的旧王庙和水宫拍了几张照片, 又在马塔兰传统市场内转了一圈. 基本上, 我们是这些景点的唯一的一批游客. 神庙和宫殿内都十分安静. 完全看不到巴里岛景点的那种吵杂.

等到中午时分, 回旅馆退房, 付了我们三人的房费16万盾. 我们对店家说, 要去林查尼火山脚下的小镇塞那鲁(Senaru), 让他帮我们叫一辆蓝鸟出租车. 店员说, 去塞那鲁的路很远, 出租车费可能高达25万盾. 如果包他朋友的bemo, 会便宜一些. 我们觉得天热路又远, 还是出租车有冷气比较好. 就谢绝了店员的好意, 让他打电话叫出租车. 过了不一会, 蓝鸟车就来到门口了.


从马塔兰到塞那鲁有接近90公里的路程, 其中的许多路段又是山路, 耗时长达2个半小时. 一路上的风景如画, 时而蓝天碧海, 时而高山白云. 不时还可以看到路边等候游人喂食的猴群. 到了目的地, 出租车的车费表显示出24万的车资. 乘出租车的车费虽然贵了一点, 却省去了转车的麻烦. 如果使用公共交通的话, 就要先要坐bemo去马塔兰的汽车站, 再坐长途车去Anyar. 从Anyar, 还要再转乘bemo和摩托车上山, 最后才能到达塞那鲁.

塞那鲁是个山间小村落, 山路的两边都是一家一家, 供登山客歇脚的客栈. 因为是淡季, 这里的游客不多. 我们住在Pondok Senaru. 是一家最贵的客栈, 也是唯一提供热水淋浴的地方. 房费每晚要35万, 包括早餐. 由于我们带着小孩, 在凉爽的确山上, 没法用冷水帮他洗澡. 就只能住在这家了. 不过, 这家客栈就建在山壁上, 景色也真不错. 一边可以看林查尼火山, 另一边可以看到梯田

印尼: TUNE廉价旅馆巴厘库塔店


廉价航空已经是传统航空的恶梦. 廉价旅馆会不会也将成为传统旅馆的恶梦呢? 无论如何, 对为下次旅程而省钱的背包客来说, 多一种廉价住宿, 无疑是个好消息.

2002年, 费南德斯打着让人人都能乘飞机旅行的旗号, 开始经营廉价航空公司. 他以象征性的马币1元收购了经营不善的马国亚航及其拥有的两架飞机, 开始在4条马国国内航线上飞行. 很快, 亚航就占领了马国市场的50%. 很快, 亚航开始进军东南亚区域市场. 2003年, 他先与泰国前总理达信的臣那越集团合资成立了泰国亚航. 亚航又在2004年, 以2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印尼的AWAir航空, 成立了印尼亚航. 从而使亚航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

在航空业站稳了脚跟之后, 亚航又在2007年开始进军旅馆业. 现在, 亚航旗下TUNE连锁旅馆在马国及巴厘岛等地设有多家旅馆. TUNE廉价旅馆网络也将扩展到印度, 泰国和菲律宾等国. 给背包客和乘亚航转机的游客, 多一种住宿的选择.

和亚航的机票一样, 廉价旅馆的定价也是按照供求关系而浮动的. 碰到促销, 几块钱就可定到一间房. 而在旺季, 节假日和周末, 房费就可能是背包客标准的天价了. 和定廉价机票一样, 定廉价旅馆也要早计划, 也要有十分的耐心. 经常上tunehotels.com网站上看看, 有没有促销活动. 这样才能找到真正便宜的住宿.

类似国内的一些连锁旅馆, TUNE廉价旅馆也只提供基本的客房服务. 没有奢侈的游泳池, 健身房, 桑拿浴和餐馆等等. 至于早餐, 空调, 无线上网, 电视, 吹风机, 甚至毛巾肥皂都要另外收费的. 此外, 房间小而每层的房间密度高, 也是廉价旅馆的省钱之道. 不要抱怨了.


TUNE号称是一星级的价钱, 五星级的睡房. 提前1-2个月上网定房, 定到了圣诞夜前1-2天, 巴厘库塔的房间. 单人房总价为9万多盾一天(1万盾约等于人民币7元). 算是一星级的价钱了. 至于五星的睡房, 那就差一点了. TUNE的房间很小, 单人间约只有9平米, 双人间则为11平米. 要注意的是, 除了基本房费, 网上定位还要收取许多杂费和税. 比方说, 我定了两晚的详略费用如下:

基本房费(每晚4万8) - 9万6 (两晚)
服务费(10%) - 9千6
手续费(每天3万2) - 6万4
最后加税10% - 16,960盾
总价为186,560 (平均9万4一晚)

如果要使用空调, 就要先将房门的钥匙卡冲值, 12小时49,500盾, 可以分几天用. 此外, 无线上网每天要5万5. 毛巾肥皂16,500盾.

按照TUNE制定的五个目标, 库塔店还算合格. 五星级的床褥, 按背包客的标准来看, 就很好了. 热水淋浴也不错. 不过要自带浴巾, 洗发水和浴液. 库塔的TUNE旅馆离库塔广场不远, 算是在镇中心. 其底层也有便利店和租车公司, 很方便. 库塔店是个新店, 2009年才开张, 房间很新, 也很干净, 也可以使用免费的吊扇. 旅馆使用电子钥匙卡, 室内还有密码保险箱. 此外, 晚上旅馆门口也有保安人员站岗. 安全应该不是问题.